110BB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卓美眼科专家帮你顺利入警
查看: 1084|回复: 1
收起左侧

[陪你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范文: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转自华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4 17: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110BBS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导读】2012年10月31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会议提出,要将保护土壤环境、防治和减少土壤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良好人居环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目标,进一步摸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建立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监测制度,构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实施“土壤环境保护工程”,加快形成国家土壤环境保护体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背景链接】
  2012年10月31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会议提出,要将保护土壤环境、防治和减少土壤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良好人居环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目标,进一步摸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建立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监测制度,构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实施“土壤环境保护工程”,加快形成国家土壤环境保护体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标准表述】
  [原因及现状分析]
  经过分析认为,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是国土资源部统计表明,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华南部分城市约有一半的耕地遭受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石油类有机物污染。
  二是农药化肥污染同样严重。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药使用量达130万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目前,农药和化肥的实际利用率不到30%,其余70%以上都污染环境了。”
  三是“不仅污染加重,而且还在转移扩散。”当前,我国土壤污染还出现了有毒化工和重金属污染由工业向农业转移、由城区向农村转移、由地表向地下转移、由上游向下游转移、由水土污染向食品链转移的趋势,逐步积累的污染正在演变成污染事故的频繁爆发。
  [危害]
  2008年以来,全国已发生百余起重大污染事故,包括砷、镉、铅等重金属污染事故达30多起。污染的加剧一方面导致土壤中的有益菌大量减少,土壤质量下降,自净能力减弱,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出现环境报复风险。另一方面频繁爆发的污染事故损失惨重,不仅增加了环境保护治理成本,也使社会稳定成本大增,而土壤污染修复所需的费用更是天价。具体来说:
  一是生态关系失衡,引起生态环境恶化。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长江三角洲等地调查的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率高达16%以上,致使稻田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系统稳定性不断降低。
  二是土壤质量下降,使农作物减产降质。由于农药、化肥和工业导致的土壤污染,使我国粮食每年因此减产高达数亿公斤。
  三是重金属病开始出现,人们身体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土壤污染导致的疾病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最终危害中华民族的子孙未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17: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措施]

  我们认为,土壤污染治理,不能仅仅满足于亡羊补牢,更当未雨绸缪。因此说来,只有政府部门切实行使监管职能,有效防止和遏制对土壤的新污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污染的问题。具体来说,相关政府部门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

  一是建立“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新政绩考核标准,将预防和控制土壤污染以及治理修复情况纳入耕地保护考核体系,从而促使各级地方政府切实加大土壤污染防治的力度。

  二是加强土壤污染物来源控制。针对治理修复周期长的特点,在预防和控制土壤污染的具体操作中,对污染指标监测实行连续跟踪,将监测结果连同项目立项、审批、环评等环节作为综合考评指标,从源头上控制土壤污染。

  三是设立污染土壤治理专项资金,为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提供资金保障,并对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

  四是政府应全程参与,监督企业清洁生产和物质循环利用,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五是完善土壤环境监测体系,建立起污染场地信息管理系统和完整的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体系。
站长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494920
关注招警、公务员考试最新考试信息考试动向从关注站长微博起步
点击举报违法不良信息,奖励论坛积金币www.110bbs.com
为响应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110BBS特别推出举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专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无图版|110BBS ( 豫ICP备2020034528号 )

GMT+8, 2024-6-2 00:31 , Processed in 0.13361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