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BB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卓美眼科专家帮你顺利入警
查看: 3094|回复: 1
收起左侧

警徽耀中原,忠诚为民拼搏奉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7 09: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110BBS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青春驻守平安道—“河南公安十大忠诚卫士候选人”蔡云朝

 “心中无群众、不配当交警”。他是交通线上的“安全守护神”,是群众心中的“柔情铁汉”,他带领他的团队,在舞阳的交通脉搏上擎起一座闪光的路标。
  从一名普通民警到副大队长、大队长,蔡云朝在公安交警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个春秋。他带领的舞阳县交警大队被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公安优秀基层单位”、“全省交警系统规范执法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五届被命名为“河南省文明单位”。他本人也先后荣获全省“优秀人民警察”、“优秀GCD(泛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工人党。)员”、全市“劳动模范”、“十杰青年交警”等多项荣誉。
  蔡云朝,男, 汉族,44岁,中共党员,现任舞阳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大队长。1988年开封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公安交警工作,2008年任舞阳县交警大队大队长。
  群雁高飞头雁领,打铁先得自身硬
  多年来,蔡云朝天天与民警一起,上岗执勤、疏导交通。夫妻两地分居,一家人总是难得像样的出去游玩一次。面对妻子和女儿,蔡云朝充满愧疚。“全县辖区1500多公里交通线,全队52名民警,平均每人要管30公里,大家都是超负荷工作,大家都有家庭,我们领导不带头,怎么激发同志们的积极性?”蔡云朝总是这样向妻子和女儿“忏悔”。
  多年来,蔡云朝一直保持这样一个习惯:重大交通事故必须亲自“出现场”,重大交通逃逸案件必须亲自组织侦破。2008年4月,舞阳境内许泌公路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名群众被撞身亡。蔡云朝得知情况后,迅速赶赴受害人家中,给他们送去了自己的1000元工资和全队干警的5000多元捐款,稳定了受害家属情绪。在其后的半年多时间里,蔡云朝亲自带领事故科的同志9赴南阳,10下信阳,足迹踏遍河南20多个县市,行程6000多公里,走访调查1000多人次,最终将肇事司机蔡某抓获归案,使受害者家庭得到了应有的抚慰和赔偿。
  从简单的行人问询,到为群众排忧解难;从牵引老幼过路,到为抛锚车辆推车;从解决各种交通纠纷,到需要时刻见义勇为,随时可以看到他忙碌而不知疲倦的身影。蔡云朝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不倦的工作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誉。
  规范执法树形象,心系群众显真情
  蔡云朝从警20多年来,始终坚持“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宗旨。
  人性化执法是蔡云朝一直坚持的原则。他对外地车辆实行“三不一教育”措施。即不危及交通安全的交通违法行为不扣车、不扣证、不罚款,以纠章批评教育为主。按他自己的话说:“因为许多外地车可能一辈子就到咱这一次,我希望留给他们愉快而美好的记忆,而不是一张不近人情的罚单。”经过他处罚过的驾驶员不计其数,但从未发生过一起执法过错或群众投诉事件。
  2010年5月份,李某因驾驶未保险的轿车发生追尾事情,负此事故的全部责任,该事故造成1万多元损失,因为没有保险不能获得保险公司理赔,于是经过熟人塞进他衣兜2000元现金,并讲与对方当事人协商好,由对方当事人承担责任,向保险公司理赔,但被他婉言谢绝了。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在队里他专门设置了一个廉政登记本,里面详细记载着10年来,他本人拒贿9万多元,礼品1200多件。
  “心中无群众、不配当交警”。熟知他的人都知道一个秘密,在他的办公桌里,有一个笔记本,凡遇到有群众找他帮助解决的困难和**的事情,不管他认识还是不认识的,他都记在笔记本中,办完一个圈掉一个。二十多年来,他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达百余件,垫付资金达几千元,并先后资助了2名困难家庭学生读完高中,圆了大学梦,助学资金达2万余元。同事们和熟悉他的群众都亲切地称赞他为“柔情铁汉”。
  立足本职夯基础,锐意改革求创新
  自2009年开始,蔡云朝通过向党委政府汇报,筹措资金300多万元,完善了全县的交通标志标线,对全县122所学校门前、86个主要路口进行了重点整治,在境内3条省道设置测速点4个,增设了七处交通信号灯,在城区共设停车场位406个,实现了全县道路的有序畅通。2011年经过认真考察论证,申请到了交通指挥中心建设专项资金180万,建成了集卡口系统、视频监控、电子警察为一体的综合指挥中心,使舞阳的交通管理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他以学校、单位、村庄、街道、社区为重点,大力开展各种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大队成立了交通安全宣传艺术团,深入全县城乡、学校及社区义务为群众演出宣传,并通过悬挂和粘贴提示或警示性的交通安全宣传标语、展出展板和挂图、举办专题活动,播放光盘及散发宣传资料、在电视台开办《老孙说交通栏目》等形式,加大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先后组织宣传演出200多场,散发宣传资料60多万份,录制播放“老孙说交通栏目”40多期,受教育群众累计达到100多万人次,营造了交通安全人人有责、文明交通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受到省交警总队的充分肯定。2010年舞阳县被部际联席会议命名为“平安畅通县”
  着眼服务拓领域,服务大局促发展
  蔡云朝带领全队民警牢固树立“交警就是服务”的思想,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为了解决舞阳县城距漯河市车管所较远,不方便群众办理车辆入户、考取驾驶证的难题,
  2008年,交警大队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多方筹资300余万元,建成了占地70亩的综合性车驾管理服务场所,并于2010年1月顺利申请小型汽车登记及驾驶证办理业务下放。两年来共受理申请小型汽车驾驶证9865人,其中办结7120人,办理驾驶证换证7251人、小型汽车注册登记3285台,其它车辆注册登记4023台,车辆检审4892台,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2011年舞阳车管所被省政府纠风办命名为“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
  他创新工作思路,自2008年起,向全县各大企业派驻了17名民警担任交通安全联络员,为17个企业先后提供了交通法规咨询、上门临检机动车等服务300多次。受到了企业干部职工的一致称赞,也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评价。
  “三评三访”活动中,蔡云朝带领民警走进农村千家万户宣传有关交通安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当走访得知S241莲花镇王寨村路段事故多发的情况后,大队立即加强此路段的管控,完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并派出流动测速车加大管理力度,迅速扭转了此路段事故多发的局面,群众对此交口称赞。
  蔡云朝还组建了特勤队,通过采取定点监控和流动防控两种方法,重点加大对无牌无证摩托车的查扣力度,排查嫌疑,形成震慑,并与治安等警种协同作战,互为呼应。在2011年开展的“清网行动”工作中,舞阳交警上网的6名逃犯在短时间内全部归案,率先在全局实现了清网率100%的目标,除此之外,又劝投一名兄弟单位的上网逃犯,抓获本省、外省上网逃犯各1名。 2009年以来共打掉盗窃摩托车犯罪团伙2个,飞车抢夺团伙1个,追缴被盗车辆12台,价值50多万元,办理刑事案件148起,刑事拘留79人,逮捕57人,取保136人,起诉109人,有效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使曾经猖獗一时的飞车抢夺案件在舞阳烟消云散。
  他在事故处理中创造了“一权多分,案件定责集体研究制”、“重大、疑难案件公开听证制”、“错案追究制”、“结案回访制”等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中的先进经验。设置了警务公开专栏,并聘请执法廉政监督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队视察检查工作,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三难”现象。
  “头雁高飞众雁随”。近年来,全队民警无一起违法违纪事件发生,在舞阳县2008以来开展的历次执法执纪评议活动中,交警大队连续两次排名第一。近年来,全队民警共做好人好事200多起,向灾区、希望工程等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等捐款5万多元,义务献血87人次,上门服务1500多人次。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块块奖牌,无一不记录着作为一名交警的蔡云朝真心服务群众、迈向城市化管理的奋斗历程。

群众办事不作难—“河南公安十大忠诚卫士候选人”陈晓磐
一个远近有名的SF(即群众越过底层相关国家机关到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寻求解决的一种途径。)村、治安乱村,在一名社区民警进驻后,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连续多年没有发生治安刑事案,丢失的牛犊他几个电话便找回;十几年的纠纷得到化解;残疾人足不出户上了户口,留守儿童有了温馨家园.……他就是临颍县公安局皇帝庙派出所指导员兼驻村民警陈晓磐。
  陈晓磐曾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并荣获全省政法优秀党员干警、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平安杯”先进个人、2010感动漯河十大年度人物、漯河首届道德模范、临颍县劳动模范等荣誉30多项。2011年11月荣登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委主办的“中国好人榜”。
  一个典型的SF(即群众越过底层相关国家机关到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寻求解决的一种途径。)户,76岁的袁殿卿,两次递交申请书,强烈要求加入党组织。三年前他因宅基地纠纷SF(即群众越过底层相关国家机关到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寻求解决的一种途径。)12年的问题被陈晓磐解决后,一直义务为晓磐的警务室打扫卫生,成了最年长的编外协警。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他心里佩服。老人说,“这辈子当不了警察,就当一名GCD(泛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工人党。)员吧?和‘小磐’一起为村里多做点实事,那是俺袁殿卿的光荣啊!”
  老人提到的“小磐”就是皇帝庙派出所大袁警务室的驻村民警陈晓磐。
  曲剧表演艺术家马骐的弟子王西琪,曾率鹤壁市曲剧团两度来该村演出。2010年3月,他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讲:“上次演出时,一句唱不好,就会有砖头瓦块朝台上乱扔,晚上演员都不敢睡觉,必须轮流站岗放哨,深怕东西丢失被盗。短短的时间,治安变化竟然如此之大,陈警官的功劳可真不小啊!”
  有困难找晓磐,群众办事不作难
  这句顺口溜源自陈晓磐的辖区大袁村。大袁村位于临颍县皇帝庙乡西南角,多年来,由于村内原班子缺乏凝聚力,再加上地处偏僻、交通不便,雨季时河渠泛滥,村里几乎成为一座孤岛。正是这种复杂的社情环境,该村成了远近有名的SF(即群众越过底层相关国家机关到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寻求解决的一种途径。)村。去年春节前公安部部署“大走访”工作伊始,陈晓磐主动请缨进驻。经过短短一周的调查走访,陈晓磐在新任村班子的大力配合支持下,一是针对河渠淤塞的问题,与村干部一道,对近1公里的河渠淤积污泥进行了清理;二是针对该村丢失东西的现象,成立了全乡第一个统一着装和装备的治安巡逻队,并亲自组织训练,传授治安防范知识,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
  村民袁自成自幼残疾,妻子是个精神病患者,家里穷得连个厨房都没有,儿子6岁,女儿4岁,由于缺乏相关依据,一直没有上户口,无法办理医保、低保,连入学都成了问题。了解情况后,陈晓磐主动上门,为其补办入户所需的材料,三天后,即将户口薄交到了袁自成手中。平日笨嘴拙舌的袁自成,竟然说出了一句顺口溜---有困难找晓磐,群众办事不做难!
  小小“中华结”,连接警民心
  大走访中陈晓磐发现,随着大量村民外出务工,村里很多户人家都有老人和孩子留守,日常生活中这些家庭很需要帮助,可是怎么才能知道他们需要帮助呢?陈晓磐脑中一闪,1000多个设计精致,制作费用低廉的警民“连心结”很快发放到了群众的手中。以前陈晓磐走访时随身携带的是警民联系卡,现在无论走到哪儿访到哪儿,送出的都是正面印有“警民一家亲”,背面印有陈晓磐的手机号的“连心结”。从此,群众有啥困难或问题需要陈晓磐帮助,就把连心结高高的挂在门口,陈晓磐只要一见到就会主动登门,为群众解决了不少困难。
  村民张书玲的丈夫、儿子儿媳春节过后均外出务工,家里只剩下她和一岁多的孙子王泰博。2009年3月19日晚上,小孙子玩耍时把暖瓶碰倒,腿脚被严重烫伤,痛哭不止。情急之中,她看到床头悬挂的“连心结”,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迅速拨通了陈晓磐的电话。正在村里走访的陈晓磐和村干部王东海开车及时把孩子送到了医院医治。
  村民袁志刚和父亲春节过后外出务工,家里只剩下怀孕8个多月的妻子和身患多种疾病连行走都困难的母亲。3月23日晚上11时左右,其妻子郭爱霞突然出现临产征兆,万般无奈之下她拨打了“连心结”的电话,陈晓磐和村干部朱朝广连忙找车把郭爱霞送到县妇幼保健院。第二天上午,一个可爱的小生命降生,母子平安。
  三问三访六到位,化解纠纷促和谐
  针对农村矛盾纠纷等突出问题,陈晓磐在实践摸索中总结出了“三问三访六到位”工作法。
  三问就是:1.问SF(即群众越过底层相关国家机关到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寻求解决的一种途径。)人,了解案件的经过及其诉求;2.问当事人,了解纠纷的原因及其分歧;3.问旁观人,了解群众对此案件的看法。三访就是:1.访目击或知情证人,确认案件真相;2.访德高望重年长人,参考解决意见;3.访负责任的村干部,取得工作支持。六到位就是:1.法律政策讲到位,思想工作情到位;2.矛盾交点找到位,对症开方药到位;3困难出路帮到位,杜绝反复做到位。
  2001年,大袁村王某等几户村民因儿子已满十八岁,要求划分宅基地。但由于历史原因,村里解决不了,群众将问题反映到乡里,状告到县里市里,几经调解仍没有结果。2009年元月份进驻大袁村后,陈晓磐在走访中摸清原委找到症结后,经过多方协调,终于将这一困绕几任村班子历经数载的纠纷得成功化解。
  81岁的孤寡老人钱氏,她唯一的儿子在96年死于车祸,老人得到了一笔6000元的赔偿金。村民称为“血金”。当时的村干部出于为这笔钱的安全考虑,扣了3000元入到了村委的帐上。前后十二年,村里换了三任干部,3000元血金早就不知了去向。钱氏无数次催要和多次到上级反映,直到2008年底病逝,也没有要到一分。其亲属和群众对此早就气愤异常。在办理钱氏的后事时,他们扬言:如果半天内村里不拿出这笔钱,就把钱氏的尸体抬到乡里去,然后穿孝进京SF(即群众越过底层相关国家机关到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寻求解决的一种途径。),要为钱氏讨回公道。并且已做好了出发的准备。陈晓磐掌握到这一情况后,及时做亲属和新任村班子的工作。亲属的情绪暂时得到了稳定,新任村干部也不计个人得失,很快把余下的3000元钱兑了出来,并和我一起送到了钱氏亲属的家中,老人终于入土为安。这样,长达十二年的血金问题,两个小时不到,就得到了妥善解决!于是一段,“民警仗义送血金”的佳话,也随之很快地传遍了十里八乡。
  关注留守儿童, 成立温馨家园
  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问题。2009年,陈晓磐同志发动辖区村委和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温馨家园”,陈晓磐利用警务室里安装的互联网,建立亲情视频,让留守儿童在网上与父母见面聊天。
  同时,陈晓磐创建公布QQ号,接受网上举报辖区案件以及办理农民工家里的急难险等事情,让辖区的近200名留守儿童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使他们不再孤单。
  为了给大袁村群众和留守儿童提供一个文化娱乐场所,他带头捐款500元,帮助村里募集资金4万多元,于2010年元月中旬,建成了文化娱乐广场。今年以来,他受邀到本乡12所中小学进行法制安全教育授课20多次,受到了广大师生热烈欢迎和广泛赞誉。
  通过开拓性的探索,辖区留守儿童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比如日常管理的小组长负责制和代理家长制以及暑期留守儿童辅导网格化管理等,都非常实用。这一好的模式,引起了深圳卫视等媒体的高度关注,特派“奇迹之门”节目组一行14人于12月10—11号两天,到皇帝庙派出所大袁警务室实地进行采访和慰问。并全资盛情邀请陈晓磐和留守儿童代表朱娜维一家于13—18号作客深圳卫视“奇迹之门”上海拍摄基地。节目现场,主持人@柳岩
  竟潸然泪下。2011年 12月28日播出后,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被网民称为史上最感人的奇迹之门。
  自今年深化“大走访”以来,为使孩子们不再成为留守儿童,他协调富有爱心的企业,积极接纳或帮助留守儿童的家长,使26名留守儿童家长在本县内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河南日报》以“留守儿童之痛”进行了重点报道。
  他把警区当家 ,儿子把他当亲戚
  陈晓磐家住漯河市区,到皇帝庙派出所里有30多公里路程,开摩托车需一个半小时左右。为了增加与群众见面的机会,每次来回,陈晓磐都有意走崎岖的土路,绕到辖区里,以便提高见警率和群众安全感,及时处理群众所反映的问题。
  由于派出所和警区事务繁忙,陈晓磐除了正常的在所值班外,几乎都是吃住在警区,每周回家休息的时间从没超过一天。由于长期分居两地,“爸爸”的概念在儿子幼小的心灵里,只是一个不常登门的远方亲戚!
  许多接触和了解陈晓磐的人,都会有一个疑问“这样的人太少了,他能坚持下去吗?”。他总是回答“能常听群众说一句,‘小磐啊,来家吃手擀面吧’,而不是走后被骂娘,比啥荣誉都强,能把农村警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我也就知足啦!群众的认可,给了我莫大的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我要一直干下去!”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表于 2012-12-27 22: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字,支持!
站长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494920
关注招警、公务员考试最新考试信息考试动向从关注站长微博起步
点击举报违法不良信息,奖励论坛积金币www.110bbs.com
为响应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110BBS特别推出举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专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无图版|110BBS ( 豫ICP备2020034528号 )

GMT+8, 2024-6-6 12:41 , Processed in 0.2020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