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BB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卓美眼科专家帮你顺利入警
查看: 458|回复: 0
收起左侧

[常识] 国考常识备考重点:总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3 21: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110BBS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常识的面非常广,因此常识并不简单,大部分的考生甚至放弃的,但是大数据证明其实常识对于我们行测的提分是非常大的,所以大家务必重视常识的学习。那些常识能做得非常好的人基本上从小学习的知识功底意外,生活中也是留心生活的人,他们能够对国情和社情有基本的把握和了解,知识的学习不是逼迫自己的过程而是觉得学习,新知是种乐趣。

首先,心理上的适应,我们的生活时刻都是一种学习过程,不断的学习新知,所以把它当成乐趣去学习,我们没有考到心仪的岗位,但是这个学习的过程也是增加自身的人文素养的过程,所以这应该是一个开心的过程。

其次,就是留心生活,平时大家有很多的时间在刷微博,在看新闻消息,而在这里我们就要留心哪些会成为考点,或者有意去做出评估。这期间不仅是对国情和社情的了解,同时也是对生活的关注。大凡那些能够在公务员考试中高分脱颖而出的人们基本上是一些留心生活,了解国际民生的人,在江苏上海一带的考试试题中体现的最为明显,考的都是当下的社会热点,百姓最为关注的东西。他们的考试题型也为各个省市模仿的对象。

最后,就是总结了,我们该如何总结呢?用一道例题来说明会更加清晰的。

例题: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文化轨迹,以下关于孔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著作《论语》,记录孔子本人及弟子言行

B.孔子在教育学上的贡献是打破公学,创办私学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孔子一跃成为当时名家

D.孔子核心思想是“仁政”,提出“民贵君轻”观点

【答案】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

【解读】诸子百家专题。

【解析】A选项的说法错误:《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而非孔子本人的著作;B选项的说法正确: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C选项的说法错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是儒学在中国文化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标志,而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并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其成名;D选项的说法错误: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仁政”、“民贵君轻”是孟子的学说,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拓展】儒家概况

(1)主要学说:“仁”是儒家的核心内容。提倡“忠”和“恕”:“忠”是尽自己的本分;“恕”是推己及人。提倡以“礼”、“乐”约束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性情。

(2)代表人物

代表朝代著作观点
孔子春秋编纂《春秋》, 修订“五经”创办私学,有教无类。主张“德治”和“仁政”。孔子“述而不作”,其弟子作《论语》,记叙其言行
孟子战国《孟子》(语录体散文集)性善论,民贵君轻。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
荀子战国《荀子》性恶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朴素唯物主义
董仲舒西汉 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延续至今。主张“大一统”、“天人感应”
程颢、 程颐北宋《二程集》“身心之学”:客观精神的“理”和主观精神的“心”共为世界的本原
朱熹南宋《四书章句集注》“格物穷理”、“存天理,灭人欲”

(3)代表作

①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南宋理学家朱熹注《论语》,又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分章断句,加以注释,配以《孟子》,题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始立。

②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孔子“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秦始皇焚书坑儒,乐经流失,只剩五经。

通过该题目,拓展部分就是我要说明的总结的重要性,我在国考中总结出的考点,在其它的省考和其他的相关一类考试中就能对这一类的题目解答游刃有余。经过培训的同学,总结这一步骤就由老师代替大家完成了,节省了考试复习的时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无图版|110BBS ( 豫ICP备2020034528号 )

GMT+8, 2024-6-4 21:19 , Processed in 0.16418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