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 发表于 2013-5-3 13:08:53

十大忠诚卫士候选人之樊冠钰:两度维和享誉异国

http://img.dahe.cn/2010/12-31/100572708.jpg
樊冠钰出征苏丹前和妻儿在一起
  □记者韩景玮通讯员张柯宾文记者许俊文图
  自2000年我国开展国际维和以来,我省先后向外派出8人次。其中,来自河南警察学院的樊冠钰先后两次分赴利比里亚和苏丹维和,并成为我省第一位赴非洲维和警察。樊冠钰说,通过维和,他对国家、事业、家庭有了新的认识。
  两度维和载誉归
  “我国有近200万名警察,能参加维和培训的不到2000人,中国维和警察绝对是千里挑一。”但只有39岁的樊冠钰却被两次挑中。樊冠钰现为河南警察学院培训部主任助理、副教授,其名字被列入公安部国际合作局警务外事专家库。
  1998年,樊冠钰以英语专业八级的硕士研究生身份,来到河南警察学院任教。繁忙之余,樊冠钰参与主持完成科研项目5个,在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3篇,先后主编著作3部29万字。2004年初,学校公告栏的内容吸引了他:公安部在全国选拔维和警察……樊冠钰想试试。
  在位于河北廊坊西郊的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樊冠钰先后通过了体能、射击、驾驶、外语、心理测试等考核,并经联合国官员甄选,最终成为一名真正的联合国维和警察。2004年5月,他与队友来到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重建当地警察队伍。2005年7月,在维和结束后,樊冠钰被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和警察总监授予“维和勋章”。回国后,他被公安部授予“优秀维和警察”称号,并荣立个人一等功。
  2009年9月,樊冠钰再次入选联合国维和队伍,前往苏丹参与维和任务。
  由于食物都是高温下露天存放,极不卫生,腹泻和疟疾不时侵扰着维和人员。从到苏丹第二天,腹泻就开始折磨樊冠钰,药物基本上不起作用,在经受将近20天困扰之后才得以恢复。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先后在联合国苏丹维和总部警察培训部、联合行动中心及总部后勤部工作。以过硬的职业素养赢得了驻在国民众和当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2010年8月,苏丹维和任务区警察总监亲自为樊冠钰颁发了“联合国和平勋章”,他再次被公安部评为“优秀维和警察”。
  男儿有泪但无悔
  在樊冠钰首次出国执行任务时,妻子已怀孕8个月。在儿子牙牙学语时,妻子怕他回来时儿子不会喊爸爸,就在家门上贴了张他的大照片,教儿子喊爸爸。2005年8月2日,返回郑州的樊冠钰见到了已满周岁的儿子,但儿子就是不让他抱,妻子抱过儿子说:“这就是爸爸,叫爸爸!”不料儿子头一扭,对着门的方向大叫一声:“爸爸!”这情景让樊冠钰鼻子发酸。当樊冠钰于2009年8月31日再次踏上维和征程时,已5岁多的儿子在他身边滚作一团。还不知道“远门”有多远的儿子,在他脸上狠亲。
  在远渡重洋维和的日子里,由于时差在5个小时以上,电话联系常常受到限制,每次打通电话,儿子第一句话总是问:“爸爸,你还有几天回来?”特别是听到儿子说“老师告诉我要坚强,所以我想爸爸时只在被窝里偷偷哭”时,樊冠钰就心酸。
  在难得的休息时间里,樊冠钰通过网络给妻儿写了封家书:“想象着儿子背着书包去上学的样子,我会不自觉地笑出来;可一想到儿子人生中的关键时刻我总是缺席,我又很内疚,甚至心虚。”“儿子跟我说,每次我参加维和,妻子总是提心吊胆,我的拖鞋和毛巾、牙刷等日用品都保持着我离家时的样子,仿佛它们这样保持原貌,就可以‘召唤’我平安回家。”樊冠钰说,尽管付出很多,但想起警察使命,他不后悔。

深藏若虚 发表于 2013-5-3 18:57:15

一位是我的英语老师,一位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夫妻俩待人都很亲切,想起樊老师音容笑貌,深感惋惜{:soso_e115:}

15138493737 发表于 2013-5-7 20:04:45

英雄就在我们身边,一路走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十大忠诚卫士候选人之樊冠钰:两度维和享誉异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