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溪溪 发表于 2014-2-27 11:07:35

教师专业知识:教育学要点回顾二

教师专业知识:教育学要点回顾二备考教育学部分内容,学习含义、教育目的、素质教育等内容都是考试的重点,中公教育为大家整理归纳出重点章节的重点内容,希望对考生复习有所帮助!1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表现答:(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12、试述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答: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是尊重、支持和引导少年独立的要求,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其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34页)13、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或专业的培养要求。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二者的区别在于,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总要求,而培养则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具体要求,二者的联系在于,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14、教育目的的作用。答:(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15、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的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个体本位论,代表人物在中国有孟了,在西方有卢梭和裴斯泰洛齐,二是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在中国有荀子,在西方有柏拉图和康德。16、确立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及理论基础。答:(1)教育目的的确立要依据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需要(2)教育目的的确立要依据个体的身心发展需求。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7、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答:(1)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3)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18、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什么?答:是要在小学阶段使学生“初步”得到发展的基础上,为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自由、和谐发展工,或为他们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9、试述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答:要实现教育目的和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受教育者获得全面发展,就必须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它由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各“育”既具有相对独立性,以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依存于一个有机整体之中。(1)“五育”的相对独立性“五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各育都有各自特定的内涵、任务、内容和方法。(2)“五育”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素质教育及基本内涵。答: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基本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师专业知识:教育学要点回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