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nyunuanya 发表于 2017-8-1 16:25:24

黑龙江特岗教师考试心理学: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黑龙江特岗教师考试心理学: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桑代克的三大定律1、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的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的增强这种联结。例如,老师在讲完每节课的知识点后会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这种做法正是遵循了桑代克的练习律。2、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学习者就会自如的掌握学习的内容。例如老师在开始每堂课的讲授之前,会进行课堂导入,恰恰遵循的是桑代克的准备律。3、效果律二、巴浦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1、获得和消退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刺激的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且最终消失。2、刺激的泛化和分化泛化是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通俗理解为对相似的刺激不能做出不同的反应。例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通俗理解为对相似刺激能做出不同反应。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1、强化正强化:给予一个愉快的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例如家长会对孩子讲如果你好好学习,我就让你看电视。负强化:摆脱一个厌恶的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例如老师会对一个目前有处分的学生说,如果你好好表现我就撤销你的处分。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逃避: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回避: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候,有机体也可以自发的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类似的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逃避和回避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已经出现而一个是即将出现。3、消退和惩罚消退: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的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呈现一个厌恶的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为惩罚。​http://hlj.offcn.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黑龙江特岗教师考试心理学:行为主义学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