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so_ava 发表于 2018-3-9 19:52:22

2018河南军转公共基础知识:科技常识之地震常识

【导语】常识是军转|军队文职|公安现役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为了帮助考生熟悉复习内容,中公教育军人考试网为您提供常识知识及模拟题,供广大考生学习。我们国家很多地区属于地震多发区,因此地震的相关知识也成为考试的高频考点,除了地震逃生和自救外,还经常会考地震的相关概念,而且考题一般都会比较有难度。今天我就带领着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地震考点!考点1:地震带地震带就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地球上主要有三处地震带。根据全球构造板块学说,地壳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分割为彼此相对运动的板块,板块当中有的块 大,有的块小。大的板块有六个,它们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板块。全球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大板块的交界处,一部分 发生在板块内部的活动断裂上。世界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地震带上,即: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和海岭地震带。考点2:地震的相关概念地震的相关概念是最常见的出题点,多见于选择题和判断题,难度比较大,考生在做题时很难正确区分不同的概念,因此,务必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①震源地球内部直接产生破裂的地方称为震源,它是一个区域,但研究地震时常把它看成一个点。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区域。②震源深度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我们把地震发生在60公里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60-300公里为中源地震,300公里以上为深源地震。(注意:一般破坏性地震多为浅源地震)③震中根据地震仪记录测定的震中称为微观震中,用经纬度表示;根据地震宏观调查所确定的震中称为宏观震中,它是极震区(震中附近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的几何 中心,也用经纬度表示。由于方法不同,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往往并不重合。1900年以前没有仪器记录时,地震的震中位置都是按破坏范围而确定的宏观震中。 (注意:震源和震中的区别)④震源深度从震源到地面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⑤震级(注意:同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用“级”来表示。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⑥烈度地震发生时,在波及范围内一定地点地面振动的激烈程度。(或释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以上六个概念出题频率较高,尤其是考区分,震中和震源,烈度和震级是易错点,易混淆,接下来我们就通过真题来感受一下具体的出题形式。例一:烈度和震级的区别()A、烈度: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震级: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B、烈度: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震级: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C、烈度:用来评估自然灾害本身造成的社会损失的度量标准;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D、烈度:是来表示地震造成的社会损失的程度;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就是考查震级和烈度的概念,震级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烈度指地震发生时,在波及范围内一定地点地面振动的激烈程度。(或释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故本题答案为A。例二:2011年3月10日和11日,中国的云南盈江和日本的本州东海岸分别发生了里氏5.8级和9.0级地震。日本这次特大地震引发了海啸,已有3千多人遇难,上万人失踪。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A.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B.震级是衡量地震时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C.地壳内发生地震的地方被称为震中D.地震发生时离震中越近,震级越高,破坏力也越大[参考答案]D.解析:地震按照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深源地震最 深的可达到650公里左右。其中,浅源地震的发展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量的85%,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对人类的影响 最大。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就越小,反之亦然。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因此A项正确。地震有强有弱,用以衡量地震本身强度的“尺子”叫震级。通常用地震烈度来描述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简称烈度。因此B项错误。地下发生地震 的地方叫做震源。因此C项错误。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有多个烈度,一般讲,离震中越近的地方破坏就越大,烈度也越高。因此D项正确。更多军转考试资讯可关注微信公众号(hnsjzaz)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河南军转公共基础知识:科技常识之地震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