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so_ava 发表于 2018-3-22 16:24:12

2018河南军转把握材料逻辑 做好申论解释分析题

【导语】申论考试复习重在日常生活中的积累,下面中公军人考试网根据最新时事政治整理申论备考素材:把握材料逻辑 做好申论解释分析题虽然我们都知道,所有的题型,其本质都是归纳概括,即从材料中寻找要点,进行适当的加工,但是不同于归纳概括、提出对策这样作答对象十分明确的题目,综合分析在找点的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从材料中找点,从材料中找哪些要点。毕竟,材料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有几个点。如何应对这个问题,我们要明确命题人背后的意图了,既然结合材料对这句话进行理解,那就说明材料中的内容肯定是用来证明这句话的,所以要想办法将材料中看似不相关的要点,挖掘其与作答对象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背后的逻辑,以更好地去对这句话进行理解。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你对“我们觉得她是 好的‘中国制造’。”这句话的理解。(15分)要求:全面、准确、简明。字数50~150字。阅读“给定资料3”,我们会发现主要内容是:资料1.2:小琼作为赴美汉语教师,担当着文化使者的角色。(1)资料3.文化交流归根结底是人的交流,感情的交融。(2)资料4.小琼配备了介绍中国文化的“资源包”(3)小琼本身就是当地人了解中国的“资源包”(4)资料5.我们觉得她是最好的“中国制造”(5)资料6.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足(6)资料7.外国人通过中国人了解中国文化(7)希望中国人能同当地人多交流(8)中国政府也应在非洲多办一些展览,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9)资料8.每个人都是一国最生动的“文化名片”(10)政府需要做的还很多,而民间交流、业界合作也亟待进化升级(11)梳理材料会发现,材料将“她”从小琼这一个单独的个体,上升为传递中国文化的使者,即每一个中国公民;“中国制造”本身是中国制造的产品,那为什么说“她”是中国制造呢,说明她具有中国制造产品的属性。结合材料的内容,得出这句话含义是“每一个中国公民都是传递中国文化的载体”。那么,每一则材料和这句话的关系是什么呢。根据编号,(1)是在介绍背景,(2)是强调借助“人”传递文化的重要性;(3)、(4)是小琼,即中国公民在传递文化的过程中起到的两方面作用;(5)是这句话的出处;(6)是文化交流的现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文化交流的必要性;(7)、(10)进一步强调了“中国公民”在传递文化中的重要作用;(8)、(9)、(11)谈到了文化交流的对策。我们将对材料的理解和这句话联系起来,便会发现每一段材料和这句话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交流的现状,说明其必要性和紧迫性;文化交流的本质,说明“中国公民”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小琼所发挥的作用,即“中国公民”发挥的作用。将要点以现状-措施-重要性的逻辑进行整理,再加上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最后的对策,这道题便呈现出来了:作为个人的中国公民是传递中国文化的最佳载体。现如今,中国文化普遍不被了解。而文化交流归根结底是人的交流。因此,作为中国公民,可以向外国人介绍、展示中国文化;并且可以通过自身展示中国人的价值观,带来了解和欣赏。因此,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主动承担文化交流的责任,政府和民间交流也应该发挥合力,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由此可见,把握要点和分析对象之间的关系,理清其背后的逻辑,对于作答综合分析,尤其是解释型综合分析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更多军转考试资讯可关注微信公众号(hnsjzaz)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河南军转把握材料逻辑 做好申论解释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