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格达奇-小五 发表于 2018-9-16 11:26:53

三支一扶公基备考: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导语】三支一扶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是必考内容,但公共基础知识点浩如烟海,中公河南三支一扶考试网为考生们汇总了公共基础知识相关复习资料,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助力考生顺利通过三支一扶考试。今天中公三支一扶小编带大家学习下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古代选官制度大致经历了从夏商周时期的世袭制、两汉时期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以及清光绪三十一年后的八股文。禹本想按照部落中的传统以禅让制传位给皋陶儿子伯益,伯益自知能力不足以担当大任,强烈建议禹传位给他自己儿子启,启在父亲的基业上建立了夏朝,从一个部落首领摇身一变成为称霸一方的君王,这样就使原来的禅让制变为世袭制,为历朝君王所沿袭,开启了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两汉时期的察举制,汉高祖刘邦求贤若渴,开启汉代的察举制度的先河,察举制的主要内容是孝廉,这是对儒家制度一种虚假的继承,很多人往往为了做官,以此为手段,成为升官发财的捷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主要是看家庭背景,背景好,出身好,做大官的可能性远远就大于出身贫寒的人,也就是我们所说“拼爹”,这种制度往往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社会两极分化加剧。隋唐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科举制起源于隋朝,为隋炀帝所创,这种选官制度到了唐朝经过完善,盛行于元明清。比如,唐朝把科举分为经科和进士科,进士科为做官的主要途径,这使得出身寒门的普通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有机会进到权力核心当中去,也为国家的发展聚揽了大批的人才,利国利民。科举制度到了清光绪三十一年被废止,之后就是八股考试制度,相对科举制而言,这是一种比较僵化的选官制度,不利于人才的发现和国家的发展。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古代帝王和先贤的智慧,为当时国家的发展的提供了大量人才的输送,这使得当时社会更加进步和稳定,对于今天而言,我们的考试制度其实也是沿袭后的创新而已。加格达奇中公教育:朝阳路红旗大街交口,兴安家园2期13号门市   
咨询电话:0457-2116164
微信号:offcndxal
更多考试信息关注:qq://txfile/MyCollectionImagePath:2388354E-162C-436D-A0F8-B4BF5351FE56.pngdxal.offcn.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支一扶公基备考:中国历代选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