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110BBS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13年中央单位军转安置工作已经展开,全国军转安置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介绍,今年全军和武警部队将有4.1万名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 A1 b. g5 ^& r& w& v) f
回眸近年来军转安置工作亮点,两种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妥善安置军队转业干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是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有力保障;做好军转安置工作是重要的政治任务,是军地双方的共同责任。- t& y j- K2 R7 y- h- W4 B- O
“快车道”名副其实5 s G4 k! ~0 q9 D K. ?
——从95%看安置效率之高1 @8 x! j$ Z. W9 F6 t9 G3 b- ?/ }
2012年,全国军转安置计划比往年提前下达,年底前安置率达97%,转业干部离队报到率连续3年稳超95%,全军和武警部队4.6万余名转业干部得到妥善安置,8400多名随调随迁家属得到妥善安排。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着两个关键词:扎实、高效。
2 i# e: {0 e+ E4 G( r近几年,全军和武警部队干部转业工作困难多、压力大,转业安置任务仍然如期完成,关键靠什么?全军转业办有关负责人说,一靠军地各级领导重视,亲力亲为,有力推动;二靠军地有关部门通力协作,无缝链接,扎实推进。" v$ _5 k/ k" } `* Y; x* e* J
军队各级干部部门严格按政策审核转业对象及安置方式、去向,大单位组织部队和省军区集中审档,增强了转业安置计划的科学性。沈阳、兰州、南京等军区坚持每年与驻地省区市召开联席会议,定期组织军地有关部门座谈研究,共商移交安置工作。" A* y" h2 e4 V$ D* X" z) ~
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抓好军转安置计划落实。山西、河南等省将军转安置工作纳入党管武装内容,实行领导述职问责;江西、湖北、云南等省将军转安置工作纳入省政府部门绩效考核,保证安置任务落到实处;黑龙江、广西、陕西等省区将转业干部安置与市县领导班子建设通盘考虑,选调师团职转业干部到各级领导班子任职。
% J) F' `; J: X- y8 [7 L“阳光法”深入人心' E" t- V- j* ? V' H/ [
——从8.9%看安置倾斜之策$ J' R8 j0 E7 B1 S" p2 `
曾荣立一等战功的柯世斌没想到,转业安置时,重庆市组织人事部门让他自己提出安置意愿,最终如愿进入市电力公司。这一结果得益于军转安置工作中长期实行的倾斜性政策,对功臣模范及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特殊岗位工作的转业干部,给予照顾安置。
$ K5 ^& i5 j" q0 z2012年初,中组部、人社部、总政治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改进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军转安置工作更加“阳光”,安置重点更加突出,安置导向更加鲜明。统计显示,2012年1.2万余名师团职转业干部得到重点安置,4100多名功臣模范以及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飞行、舰艇等岗位工作的转业干部得到照顾安置,照顾安置约占当年转业干部总量的8.9%。' k& L r; I( p4 j$ [3 C+ h- r
各地紧随其后,纷纷出台具体实施办法。上海、贵州、青海等省区市制定相应政策,规范转业干部职务安排;江苏采取量化考核、积分选岗的办法安置师团职转业干部;河北、广东等地对转业干部实行分类安置,制定完善计划选调、考试考核等办法;中央、国家机关和北京市实行网上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安置工作进一步公平公正、规范有序。
9 v+ y" {% q) w8 |5 l令人欣喜的是,照顾安置并未引起“攀比”,这种倾斜之策向广大现役干部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在部队贡献越大,转业到地方安置越理想。1 m$ m5 a" v8 d" W
“网络化”紧贴时代
8 @- D# n5 W# h" p——从100%看教育培训之效( C' e6 |0 a* r& W' T
今年,全军和武警部队4.1万名转业干部人人拥有了参加网络培训的个人专用账户,所需费用由总部统一拨付。开展网上培训,是国务院军转培训中心采取的新举措,意在扩大转业干部教育培训覆盖面,增强教育培训实效性。国务院军转办领导介绍,2012年全国军转干部适应性培训参训率接近100%。
' I0 F8 e- A" k/ N8 `8 ]& I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近几年一直在不断探索创新。中组部、总政治部依托培训机构,精心组织全军师职转业干部集中教育培训。国务院军转培训中心依托北大、清华,对安置在中央单位的转业干部实施专业培训,对自主择业转业干部实施网上远程培训。各地组织的基地化、网络化、个性化培训异彩纷呈,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增强。" @. M# s5 o: f# z- o( N( Z; @
军队各大单位也探索出不少新办法:广州军区统一部署转业干部离队前教育培训,编写规范教材,下拨专项经费;总参、总后、空军借助军地院校优质教学资源,开展转业干部离队前教育培训;沈阳、兰州军区分级分片,集中组织转业干部教育培训;白山军分区协调驻地有关部门,组织转业干部提前到党政机关实习培训。( H) y0 ^0 F, s/ x% {$ @* V8 L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反馈的信息更是令人鼓舞:2012年全国计划分配军转干部上岗前专业培训参训率达96.9%;全面铺开网络培训后,已有3.6万余名历年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参加学习。& m# V/ t/ Q' I0 e8 P0 i$ B0 U* B
“推介会”喜报频传 k5 d$ v7 ]7 v3 ~
——从80%看自主择业之路
# J: y" p1 `3 c G! _- k$ ]: z2013年1月21日晚,一场以自主择业转业干部为对象的就业推介会,在中国教育电视台《职来职往》栏目紧张激烈地进行着。参与求职的张平、汪家莹等4位自主择业干部以出色表现,赢得现场观众一阵阵热烈掌声,现场18位企业家嘉宾争相聘用他们。这是首期全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实验班上的可喜一幕。
& S& @# c6 U, n. q8 q各地针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推介会喜报频传:全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率已达80%,部分经济发达地区达90%以上。国务院军转办领导介绍,2001年出台自主择业安置政策以来,全国已有12.3万名转业干部选择这一安置方式。近年来,各级在做好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的同时,把自主择业安置工作着力点放在促进就业创业上。今年初,广东省成立全国第一家自主择业转业干部就业创业促进会,各省积极搭建就业平台,定期举办就业推介会,帮助自主择业转业干部就业创业。
, p) Q5 m$ u9 x; H+ b+ \全军转业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几年来,全军和武警部队转业干部选择自主择业,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规模,约占每年转业干部总量的18%左右。这也充分说明,转业干部选择安置方式已经趋于理性客观,随着自主择业政策不断完善,这一安置方式一定能发挥更大作用。% M, `% {$ K; Y8 x
(原题目:透过四组数据解读近年来军转安置工作亮点) 4 i$ l- D* n0 L* h6 Y
' J, X; P8 H# [) y4 }%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