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BB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卓美眼科专家帮你顺利入警
查看: 568|回复: 0
收起左侧

[申论]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提对策题变化趋势及应对方法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30 17: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110BBS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马上就要拉开序幕,考生们除了要关注政策变化之外,最关键的是要看命题会有什么动向,以及如何去应对,辽宁人事考试网专家根据自身多年经验向考生们详述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提出对策题有何变化以及如何应对。
一、真题对比:
【2010年地市级】针对W市在进一步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参考给定资料,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20分)
【2011年地市级】假定你是一名派到农村的支教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分析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20分)
【2012年地市级】“给定资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政府有关部门参考。(20分)
【2012年副省级】“给定资料1”反映的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假定你是某市政府职能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领导安排你处理此事,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20分)
2010年提出对策题很简单,直接针对问题提建议;从2011年开始,提出对策题开始对考生设定了身份;直到2012年副省级,提出对策题又加了一句“领导安排你处理此事”,简单的一句话包含着重要的信息,给考生一种设身处地的感觉,回归现实,不再是为了答题而答题,不能再“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过去的命题形式过于单一,在材料中很容易就能找出答案;二是,过去的命题形式存在很强的规律性,这与归纳概括题几乎就没有什么区别。这两个原因都使申论考试违背了对考生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而单纯地变成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的考查了。
二、趋势分析:
(一)   身份化
【分析】这种场景化的提出对策题对考生的要求更高,同时也真正通过文字的形式实现了申论考试对考生在机关单位工作能力的考查。身份化要求考生站在自己的角色角度提出对策和建议,而不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也不是天马行空地想象有无限的权力。
【应对】考生要想更好地应对这种变化,就需要考虑自己的身份,身份对可调动资源的能力和可利用的权力是有一定限制的。比如:作为支教人员,要想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的问题,就不能从直接谈“要立法”,因为我国只有人民代表大会和经人民代表大会授权的部门才有权力立法。
(二)   实操性
【分析】实操性主要体现在从2012年以前的“提建议”到2012年的“让你去解决此事”。这是对考生现场操作的真实模拟,你提出的建议和对策不再是说给别人听的,而是要自己去落实和操作的;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际地完成任务。
【应对】面对这种变化,首先,要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生活和工作经验,尤其是在机关单位工作的实际经验。其次,在作答的语气上也有一定的变化,以前是“建议什么”,现在是直接去谈怎么做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无图版|110BBS ( 豫ICP备2020034528号 )

GMT+8, 2024-6-18 17:26 , Processed in 3.10185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