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BB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卓美眼科专家帮你顺利入警
查看: 422|回复: 0
收起左侧

[行测] 公务员考试行测朴素逻辑真假话问题如何快速突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2 16: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110BBS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朴素逻辑一直是大家觉得很难提分的题型,因为即便掌握了方法也无法从容应对所有题目。中公教育专家认为需要快速突击这个题型也是有章可循的,在此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一、关注信息长或信息全的条件

在做题时,考生需要关注一些特征条件,如果条件特别长或者内涵信息特别多,一定是考生关注的重点,因为通过如此大的信息量能最先确定下来一些有用的信息。

例1.某珠宝店失窃,五个职员涉嫌被拘审,假设这五个职员中,参与作案的人说的都是假话,无辜者说的都是真话。这五个职员分别有以下供述:

张说:“王是作案者,王说过他作的案。”

王说:“李是作案者。”

李说:“是赵作的案。”

赵说:“是孙作的案。”

孙没有说一句话。

依据以上的叙述,能推断出以下哪项结论?

A.张作案,王没有作案,李作案,赵没有作案,孙作案

B.张没有作案,王作案了,李没有作案,赵作案,孙没作案

C.五个职员都参与作案

D.五个职员都没有作案

【中公解析】选A。做这种题目的时候很多人喜欢用假设法,但是假设法耗时长,对于考试时间紧的行测科目,单纯地用假设一定不是最好的方法。根据本题可知每个人说的话里面,张说的话最多,给的条件最多且信息量最大,所以从他入手。张多说一句话:王说过他作的案,咱们就来看看他可不可能说自己作的案。假设一,王是作案者,那么他是说假话的,一定会骗人,说自己没作案;假设二,王没有作案,那么他是说真话的,一定会如实说自己没作案。所以不管王有没有作案,他都只会说自己没作案,由此看到张说的就是假话,是作案者,那么王不是作案者说真话,李就是作案者说假话,赵不是作案者说真话,孙是作案者,由此确定正确选项为A。

二、关注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

如果有个概念反复出现很多次,那么一定是咱们关注的重点。

例2.赵明、钱红、孙杰三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录取。他们分别被哪个学校录取的,同学们作了如下的猜测:

同学甲猜:赵明被清华大学录取,孙杰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

同学乙猜:赵明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钱红被清华大学录取。

同学丙猜:赵明被北京大学录取,孙杰被清华大学录取。

结果,同学们的猜测各对了一半。

那么,他们的录取情况是:

A.赵明、钱红、孙杰分别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录取。

B.赵明、钱红、孙杰分别被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

C.赵明、钱红、孙杰分别被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

D.赵明、钱红、孙杰分别被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清华大学录取。

【中公解析】正确选项A。我们可以看到在题干中赵明反复出现,所以他就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赵明只可能去一个学校,所以每个人说的第一句话是一真两假,到底谁真谁假并不清楚,也没必要深究,绕开它看剩余信息,每个人说的第二句话应该是一假两真(前为真的后就为假,前为假的后就为真。)。题目中可看出后面的话里面孙杰出现次数最多,所以关注他,在“孙杰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和“孙杰被清华大学录取”里面一定会有假话,但是咱们已经知道后面的话里面只有一句假话,所以剩下的“钱红被清华大学录取”是真话。由此可以推出“赵明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是假的,“孙杰被清华大学录取”和“赵明被清华大学录取”也是假的。相对应的“孙杰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和“赵明被北京大学录取”是真的。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关注特征条件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解答朴素推理的真假话问题。希望同学细细揣摩,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公课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无图版|110BBS ( 豫ICP备2020034528号 )

GMT+8, 2024-6-19 22:09 , Processed in 0.11567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