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BB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卓美眼科专家帮你顺利入警
查看: 990|回复: 0
收起左侧

[杂谈]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常见误区,你避开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9 12: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110BBS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18年度国家公务员招考报名时间为10月30日至11月8日,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12月10日,往年的国考时间一般是11月底的周末,今年的考试时间比预期的要晚半个月左右。

在往年的报名中,总有一些考生会遇到的一些误区,为此小编总结了一些在报考中经常遇到的误区,以防止在今年的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中,考生再次遇到。

1、误区之填信息时为了符合职位要求而故意填与自身不符的信息

在报名时,报考人员要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需要注意的是:报考人员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对伪造、编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将按照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的有关规定处理。

所以,在此提醒各位考生,报名时在填写报考信息的时候,一定要准确、完整的填写相关的资料,避免出现失误。

2、误区之个人信息填报有误不能更改

在报名确认中,如果发现在报名信息中有错误,有两类错误在经过当地考试机构同意之后是可以修改的,一类是姓名中的错别字,另一类是身份证中不涉及到出生年月的个别错误数字,其他的报名信息,在未经招录机关同意是不得修改的。

同时,报考人员若要更改报名信息要填写《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在修改姓名中出现的错误时,需要出示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只有身份证号与报名信息库中的信息相一致的时候,才可以更改。

同样的,当发现信息库中的身份证号与报考人员出示的本人的有效居民身份证中的身份证号有个别数字有出入的时候,只有该数字不涉及到出生年月才可以修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误区之硕博研究生以本科学历报考

在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中,招录职位表中所要求的学历为报考人员所获得的最高学历。社会在职人员应以其已经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应届高校毕业生以即将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

提醒考生,正在读研读博的考生不能用自己的本科学历报考国家公务员,也就是说,只有即将毕业的硕博研究生才能用即将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

4、误区之高学历考生挑学历门槛较低的职位报考提高胜算

公务员考试对于学历有着严格的界定,一般是本科、本科及以上、本科或硕士研究生、大专、大专或本科、研究生(包括仅限硕士、博士两种情况),不不符合情况是不能报考的。

很多考生认为自己的学历高,水平高,可以挑选一些门槛不高的职位报名,但凡事都不是必然的,不能够保证没有有相同想法的考生,同时也不能保证学历高的考生就一定要比学历相对较低的考生能力强。

所以,建议各位考生一定要科学的报考,不要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如果你是一名硕士研究生,那么就选择仅限硕士研究生能够报考的职位,不要去选择“本科及以上”的职位,这样就会淘汰掉一批不符合条件的本科生,降低了竞争的力度。

5、误区之认为自己是往届毕业生就不能报考应届毕业生职位

最近,很多的职位都要求是应届毕业生可以考,但是这样的岗位,其实去年毕业的符合条件的考生一样是可以报考的,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二年)未落实工作的毕业生也是可以报考的,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以按照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6、误区之没有拿到学位证就不能参加国考

这也是大家理解错误的一点,其实在每一年的考试中,都会有一些职位不要求学位证,只要有相应的学历即可。

在这里,提醒各位考生,学位不等同于学历,考生一定不要将学历和学位混淆,获得学位证书而未取得学历证书者仍为原学历。这是需要考生注意的一点。

7、误区之专业不需要严谨,大体符合即可

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想法,如果你也是这种想法,很可能导致审核不通过,中国的专业的设定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一字之差或者是看似相同的专业实际上可能有着天壤之别,如“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看是一样,但这两个专业却有不同的内涵。

所以,考生在挑选适合自己的职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专业,核实专业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提高审核的通过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误区之填完报名信息就万事大吉了

国考报名是经过一系列程序的,从报考人员注册到报考人员填写报名信息并提交上报还要经历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上传照片、缴纳考试费用、打印准考证等程序,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时间限制,考生一定要先了解报名程序及时间安排,切勿耽误考试。

说完报名,小编还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抓紧时间复习,虽然国考较往年有所推迟,但留给考生的复习时间已经不多,考生应着手开始准备,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备考过程中,有很多考生花了大量的时间来搜集与整理申论热点材料,可申论考试得分仍然不高。这是为什么?

关于这一问题,必胜公考分析了如何准确制胜申论热点,而不是被社会热点所驾驭。

战略层面的备考技巧—“藐视”

对于社会热点,在战略上应该进行“藐视”。

申论既不是社会热点知识的背诵考试,也不是对社会热点进行议论、评判的个性考试。

申论考察考生在面对一棘手的社会问题时,如何来深刻领会给定资料背后的内涵,从而顺利解决这样一个社会问题的能力。

换句话说,申论考察的是考生在阅读完给定资料后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考察的重点在于考生对给定材料的吸收理解转化,而不在于社会热点本身。比如城管问题这样一个社会热点,2007年北京社会在职公务员考试、2009年安徽公务员考试、2010年新疆公务员考试也都考查到城管问题。但各地对于这样一个热点的考察角度和题型是不同的,这些都只有在阅读完给定材料后才能分析出来。

如果考生的知识储备不够,对社会热点关注不多,对最后的实际得分没有太大影响。因为绝大部分的答案都可以从申论给定材料中找到。这也是为什么有的考生没有专门准备社会热点依然能得高分,而有的考生刚好押到了某个社会热点但是得分却依然不高的原因。

这是否意味着在申论备考过程中就可以一点也不用看社会热点了?当然不是,社会热点的准备在战术层面还是有用的,特别是对那些平时对国家大政方针关注本来就不多,申论学习找不到感觉的考生来讲是非常有帮助,下文将着重从战术层面来分析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备考技巧。

战术层面的备考技巧—重视

首先,要学会体验“敏感”。这里的“敏感”不是敏感话题的意思,而是指考生在对待社会热点时要敏感地察觉到,某个事件能否联系到国家的大政方针,能否联系到其他相关事件从而组合成为一个可以考察的社会话题?

比如,前段时间发生的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大连石油泄漏事件,考生就可以联想到这是一起不重视安全生产,没有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典型事件,背后还能折射出一些地方政府监管不到位的因素。通过这种敏感练习,考生在真正的考场上就能更容易找到材料的中心议题和方向,顺利完成整套试卷的作答。

其次,要学会培养语感。申论热点材料,特别是央视系列、人民日报系列、新华社系列的报道,往往都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紧密相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通过朗诵这些经典的新闻和评论,特别是其中的原因分析、对策建议部分,能够帮助考生找到正确的公务员文章写作思路与用语。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媒体的报道和评论都能帮助考生培养正确的公务员文章写作思路与用语,考生一定要仔细甄别。在此推荐《人民日报》、《时事热点面对面》、《半月谈》等媒体的资料。

最后,要学会酝酿情感。申论考试并不是考察考生对具体问题的内容掌握了多少,而是考察考生有没有在写作中体现出对政府的拥护、对人民的热爱、对社会问题的关心。

因此,多从正面角度阅读一些社会热点,从中培养出自己对天下苍生、黎民百姓的关注,培养出自己对党和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拥护。这种情感如果体现在自己的申论文章写作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阅卷老师的共鸣,提升印象分。

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把握了这样两点原则,在对待申论社会热点的准备时就能准确驾驭材料,而不是被社会热点材料所驾驭。

希望大家对申论予以重视,勤加练习,祝大家能取得好成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无图版|110BBS ( 豫ICP备2020034528号 )

GMT+8, 2024-6-19 00:10 , Processed in 4.70721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