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BB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卓美眼科专家帮你顺利入警
查看: 2293|回复: 19
收起左侧

[热点时评] 08年1-10期的半月谈之半月评论,共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2 17: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110BBS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经过悉心收葳的,共享于大家!希望有帮助!
要的朋友请顶!
《半月谈》2008年第1期 【半月评论】 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200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过去5年的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研究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安排部署2008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显然,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基本方向,当务之急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关键之举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根本之策是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立足当前,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是突出亮点;长远来看,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始终是“三农”工作主调。
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看,过去几年成为农业发展最好、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实惠最多、干群心气最顺的时期之一。但农村与城市相比发展滞后,农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效益偏低,农民与市民相比收入偏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一段时期农产品价格受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影响,持续出现结构性上涨。为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全面通货膨胀,必须稳定农产品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稳定农产品市场,进而稳定人心、稳定社会。中央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强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表明中央切实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农业自身发展来看,现代农业是自然再生产的过程,必须强化基础建设,发展现代化装备的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是经济再生产的过程,必须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成为高效农业;现代农业是社会再生产的过程,必须保障13亿以上人口的粮食安全,并成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途径。我国农业面临资源约束越来越大、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越来越大、科研应用推广越来越难、基础设施任务越来越重等制约因素,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从农民增收形势看,城乡收入的差距仍在不断扩大,农民3年增加的收入还没有城市居民1年增加的收入多。由于水电等资源能源价格和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不断涨价,增收效果仍不十分明显。显然,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农业增产增收。
目前,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隐忧,基础脆弱是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保持农业农村发展势头,促进农民增收,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此,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弦要始终紧绷。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促进农业生产不停滞不滑坡,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努力实现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不大涨不大落,积极争取农民增收势头不回落不放缓,务必做到新农村建设不松懈不走样。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内涵丰富,涉及面广:
———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中央决定抓住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机,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投入。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幅度”三个字,这就表明增长幅度将大大高于往年,甚至是成倍增长。此外,中央还提出“三个调整”,即调整耕地占用税使用方向,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调整城市维护建设税使用范围,确定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调整涉农项目配套政策,根据不同情况逐步减少或取消县及县以下配套。这也表明中央试图从多方面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不仅加大投入的范围和力度,而且改进投入的方式和途径。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央突出强调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农业生产条件。其要求是“四个狠抓”,即狠抓农田水利建设,狠抓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狠抓农业机械化发展,狠抓生态保护和建设。不仅指明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抓什么,而且指出了应该怎么抓。中央强调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具体措施是“五个加大力度”,即加大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施力度,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持力度,加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力度,加大国家扶贫开发力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既讲明了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方向,又讲明了投入的要求。
———完善新农村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配套政策。中央继续强调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等;特别强调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在工作安排、财力分配和干部配备等方面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

《半月谈》2008年第2期 【半月评论】  干部换届要树正气刹歪风
按照中央的部署,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副省级城市的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在今年上半年将换届完毕。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正在开展市、县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工作。为保证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央新近印发《关于认真做好2008年省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通知》,对换届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还联合召开严明换届纪律做好选举工作视频会议,明确提出了“十个严禁”的要求。包括严禁采取打电话、发短信、请客、送礼等方式拉选票;严禁托人说情、打招呼,搞串联、做工作;严禁私自散发各种宣传材料,赠送纪念品;严禁以同学、同乡、同事、战友等联谊活动的名义,搞拉帮结伙;严禁送钱、送物和各类有价证券,搞贿选活动;严禁收受他人贿赂、参加有拉票意图的吃请;严禁隐瞒、包庇、袒护换届选举中搞非组织活动的行为;严禁传播小道消息,编造谣言,或通过信件、传单、短信、网络等方式,诋毁中伤他人;严禁以威胁恐吓、弄虚作假等手段,妨碍、侵犯代表、委员的民主权利;严禁封官许愿、突击提干等等。
作为一个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政党,中国共**一向重视干部的培养选拔和选举工作,但像这次如此强调换届工作的纪律,却是历史上少有的。这是因为正确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会后全党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把这次换届选举工作做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关系领导班子在公众中的形象,关系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如果跑官卖官不禁,拉票贿选成风,将严重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应该认识到,中央如此强调换届纪律,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从总体上看,在时下领导班子换届中,绝大多数领导干部能够坚持党性原则、顾全大局、遵守纪律,正确对待组织安排和个人的进退留转,正确对待换届选举结果。但是,也有少数干部忘记了共**人的立场,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了个人的职务升迁,请客送礼,拉帮结伙,甚至采取贿赂手段拉选票,严重干扰了推荐人、选举人意志的正常表达,损害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践踏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败坏了党风政风。
可以看出,这“十个严禁”指向非常明确,几乎囊括了历次换届中出现的各种违纪违规现象。在换届前,有针对性地发布“禁令”,把话说在前面,把规矩定在前面,可谓是未雨绸缪之举。只有这样,换届工作才能有章可循,顺利进行。
当然,要打造一个让广大干部在换届工作中充分展现自己才能的平台,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领导干部要做好表率作用,认真学习中央有关规定,真正明白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模范执行党的纪律,严格贯彻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各级组织也要切实负起责任来,“禁令”一旦定出来,就要坚决、严格执行,做到“不能让老实人吃亏,不能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各地在执行中央规定时,不妨再规定得更详细、具体一些,比如说,什么叫“跑官要官”、什么叫“拉票贿选”,查出来“跑官要官”、“拉票贿选”应如何处理等等,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规范。
做好这次换届工作,最为重要的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这是中国历朝历代惨痛经验的总结。在封建社会中,权力被少数人所垄断,要想在用人上不腐败也是不可能的。而今,中国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人民谋幸福,用人腐败与共**的宗旨水火不容。
从根本上说,要使这次换届真正做到树正气刹歪风,提高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社会对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把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交给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实现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的常态化。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2 17: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半月谈》2008年第4期 【半月评论】  养成和保持一种良好的执政心态
随着省级领导班子换届结束,一大批领导干部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开始了新的执政历程。我们的领导干部来自党的培养和人民的选择,政治立场、政治品质乃至执政能力理当是信得过、靠得住、过得硬。但是要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辜负党的希望和人民的重托,还要有好的执政心态。政治路线确定以后,领导干部产生以后,领导干部的执政心态就成为重要的因素。
心态作为人内心的一种认知状态、修养状态,看似很虚,其实很关键。心态外化出来就是人的精神状态,体现在执政过程中就是政绩观。在这个意义上讲,领导干部的心态决定领导干部的行为。
领导干部养成和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于各种各样原因,往往会使一些不良心态潜滋暗长。比如,有的同志认为自己辛苦了多年,总算进步到了相当的位置,为了守住这个位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的心态就会乘虚而入;还有的同志则认为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能施展自己抱负的舞台,于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好大喜功的心态溢于言表;也有的同志认为自己在推进改革、发展经济、维护稳定方面功勋卓著,惟我独尊、居功自傲的心态就会萌生。很明显这些不良的执政心态会严重影响领导干部的执政绩效,进而损害我们的事业。
那么,什么样的执政心态才是我们事业所需要的、领导干部应该去努力培养和保持的呢?
首先,良好的执政心态应该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
我国社会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所处的环境很复杂,担负的任务很艰巨,面临的问题也很棘手,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此起彼伏,要想实现改革的深化,发展的健康,事业的拓展,领导干部一定要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不因循守旧,不固步自封。像广东、山西等省的领导干部高扬解放思想的旗帜,向这些年来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但越来越影响科学发展、越来越阻碍事业进步、越来越不适应时代要求的一些观念、做法、行为做出了深刻的反思与强烈的抨击。这充分反映了积极进取的执政心态。
其次,良好的执政心态应该是一种清醒稳健的心态。中国社会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开始进入了盘点调整期。我们固然希望还能一如既往地快速发展,但面对资源紧张、环境恶化、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我们必须意识到没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实转变,没有经济结构的根本调整,发展最终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出现停滞乃至倒退;面对日益凸现的贫富差距、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我们还必须意识到没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相应跟进,经济建设不可能永远一枝独秀。对此,领导干部一定要养成并保持清醒稳健的心态,不急于求成,更不好大喜功。前一段时间,云南省省长提出,宁可牺牲一点发展速度,也要守护好云南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江西省省长强调,必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否则百姓健康都不保,还谈啥为民造福?这反映的就是清醒稳健的执政心态。
再次,良好的执政心态还应该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心态。我们的事业就像一场接力赛,一任接着一任干,才能顺利实现既定目标。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前任好的思路做法,好的战略部署不仅不要去随意更改,还应该坚定不移地坚持并且发扬光大。一段时间以来,有很多领导干部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后,提出要牢牢把握工作的连续性和政策的稳定性,不主张换一任领导,变一套思路,不提倡刻意去烧“三把火”,认为这是发展“大忌”。这就是实事求是的执政心态。
如何鉴别领导干部的执政心态就是实事求是而不是得过且过,是积极进取而不是好大喜功,是清醒稳健而不是糊里糊涂?现实中,确实有的领导干部本来是得过且过的心态,却美其名为萧规曹随;有的本来是好大喜功,却自诩是积极进取。事实上,好的执政心态与不良执政心态的分水岭、分界线很明确,这就是是否对党的事业赤胆忠诚,是否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是否对自身价值有清醒认知。当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时候,好的执政心态具矣。反之就需要引起警觉了。
我们的价值体现在党的事业兴旺发达,我们的抱负体现在群众的利益充分实现,我们的成功体现为人民的安居乐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当领导干部有这样认识的时候,好的执政心态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当然,就现阶段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领导干部在执政中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
站长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494920
关注招警、公务员考试最新考试信息考试动向从关注站长微博起步
点击举报违法不良信息,奖励论坛积金币www.110bbs.com
为响应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110BBS特别推出举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专帖。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2 18: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半月谈》2008年第3期【半月评论】  冰雪无情人有情
暴雪、冻雨、低温……连日来,近50年最严重的雪灾席卷我国南方诸省,受灾人口数千万。持续的极端恶劣天气,给受灾地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党全国发出号召,要把抗灾救灾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决打好抗灾救灾这场硬仗。
灾情急,中央领导的心更急。灾害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灾区和灾区的群众。
胡锦涛总书记1月31日前往山西大同、河北秦皇岛考察煤炭生产和电煤供应情况。他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通过8公里长的巷道,下到400多米深的矿井采掘区与矿工亲切握手。“齐心协力夺取抗灾救灾斗争全面胜利!”──总书记坚定有力的话语,激励着人们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为战胜这场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而顽强奋斗。
1月28日至30日,温家宝总理雪夜亲赴湖南、广东考察抗灾救灾。在广州火车站广场临时搭建的大棚下,温家宝手拿扩音器说:“我来看望大家,你们吃苦了!”在回京44小时后,温总理2月1日再次赶往湖南灾区。中央领导的身影出现在抗灾第一线,为大家带来融融暖意,极大鼓舞了灾区人民的斗志。
中央各个部门对支援灾区采取了坚决有力的措施,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共同努力,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奋起自救,展开了一幅气壮山河的抗灾图:
———面对南方历史上罕见的冰雪灾害,驻区部队已全力出动。官兵放弃休假进入战备状态;开枪射击高压线上的冰团、用装甲车辆碾压高速公路上的冰层……这些打破常规的“战法”被屡屡使用,在抗灾救灾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在灾情最严重的湖南,我们看到:省电力公司送变电建设公司工人罗海文等3人参加了抗冰保电抢险队,他们在为一条500千伏电力输送大动脉除冰时不幸以身殉职,生命的绝唱回响在超高压线上;在京珠高速路这条南北大动脉上,一场风雪中的大救援在不断上演,乘车返乡的旅客邓坚一家被冰雪封堵,这时孩子突发重症,一辆正在巡查的警车马上将孩子紧急送往湖南省儿童医院救治,在许多好心人的关照下,孩子得救了;湖南省公安厅与湖南省通信管理局协调,每天定时向全省100多万台大客车、大货车的驾驶员免费发送路况信息,省公安交警总队还紧急制作30多万份《恶劣天气安全行车手册》,发放给各个服务区、收费站、执勤岗亭,提醒过往司机注意安全。
“爬冰卧雪,为的是万家灯火”。在千里铁道线上,在条条公路上,在崇山峻岭间高高的塔架上,在漫天风雪中,战斗在抗灾第一线的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武警、民兵预备役官兵,为了每一个旅客的安全,为了千家万户的温暖,不畏困难,不怕吃苦,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乐章。
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批批支援人员从全国各地赶赴灾区,一车车抗灾物资驰援灾区,特别是有的受灾省份和地区,在自身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以大局为重,把电力和大批物资输送到更困难的省份和地区,书写出团结协作的动人篇章。
危难之中有真情,大灾面前见精神。当危难来临的关键时刻,我们总是有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众志成城、团结奋战的精神;总是迸发出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一种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总是洋溢着患难与共的深情厚谊,高扬起互助友爱的精神。这一切,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也是我们当前抗击冰雪灾害、夺取救灾全面胜利的信心所在。
随着灾情的发展,已经在抗灾一线奋战多日的干部群众依然需要发扬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打好抗灾救灾的攻坚战。
“雪凝血热”、“抗凝冻、保民生”、“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冻了我一个,温暖千万人”———这样一些豪迈口号,响彻在风雪严寒中。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多一份关爱,就多一份和谐;多一份奉献,就多一份暖意;多一份坚韧,就多一份力量。
冰雪无情,人有情。严寒挡不住真情,冰雪压不垮意志。有这样一股昂扬向上的精神,有这样一种万众一心的气概,有这样一种藐视困难的勇气,抗灾救灾这一场硬仗,我们一定能打赢!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2 18: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半月谈》2008年第5期 【半月评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放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部署。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又把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落实十七大精神,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措施加以强调,可见其紧迫性和意义非同一般。
强调转变发展方式之所以如此紧迫,首先是因为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有“毛病”。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过去长期患下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老“毛病”依然相当严重,而且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而逐渐发作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和谐、不安全的新“毛病”也日益严重。其次是这种粗放而失衡的经济发展模式全面遭遇环境承载能力下降、自然资源严重不足、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社会冲突增加等生态环境、贸易环境和社会环境恶化的阻碍。因此,经济发展方式非转不可。
客观地说,过去我国经济发展患的这些老“毛病”,跟过去我们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技术水平低下、经济总量小、经济社会长期“紧运行”和人们对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忽视有关系。在一个温饱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的人口大国,不可能不要高速度,在技术水平不高、环境意识不强的情况下也不可能不靠高投入、高消耗进而也难免高污染。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国家经济总量的扩大,中国进入了经济宽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这些老“毛病”就必须要改了。
遗憾的是,尽管我们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也做过不少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通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换取高增长的发展惯性依然严重,从思想上忽视经济增长质量、忽视生态环境成本的倾向还相当严重,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出口,过度依赖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发展,过度依赖物质投入的问题还十分突出。从投入和消耗来看,投入大、消耗多仍是当今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例如,2006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5.5%,而消耗的资源总量却达到了15%以上。特别是由于我们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少世界名牌,我们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大量低价开发自然资源甚至严重的环境污染来换取微薄的加工利润,进而成为任发达国家“剥削和无理指责”的低端产品“加工厂”。美国《商业周刊》和国际品牌公司2006年公布的全球100个著名品牌中,美国拥有50个,欧洲拥有38个,亚洲占有11个,而我国却没有一个。我国彩电、手机、台式计算机、DVD等产品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芯片大都依赖进口。我们不得不把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的专利商。这种粗放式发展必然与我国人均资源严重短缺的资源状况相冲突,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不仅如此,在经济粗放、快速发展过程所产生的一、二、三产业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的不协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以及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而带来的经济不安全等新问题交织进来以后,我们就更需要马上“就医治疗”,自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发展方式,说到底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针对现有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实现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要实现这“三个转变”,最重要的是要抓住“四个关键”:一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自主创新能力低下,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知名品牌是制约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瓶颈”。只有突破这个“瓶颈”,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发生根本转变。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努力形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创新机制,制定各种激励政策,促进各种创新资源向企业集中。
二是要重视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形成第三产业为主要发展动力的新格局。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只有第三产业充分发展,才能促使和支撑经济发展彻底摆脱过分依赖物质投入和牺牲环境而换取经济增长的局面。
三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四要深化干部任用体制改革,完善干部政绩评价体系,用充分反映资源环境代价的核算体系来衡量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只有这“四个关键”一起抓,才有利于解决部分地区发展方式转而不变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2 18: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半月谈》2008年第6期 【半月评论】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是一场革命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获高票通过,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着力点越来越清楚,这就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关键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之所以把转变政府职能提到如此的高度,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现实需要。
政府只有转变职能,才能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我们谈政府职能转变,并不是否认现有一些政府职能的历史合法性与历史必要性。只是政府职能的形成与演变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必然对应着不同的政府职能与职能的侧重点。
以经济建设为例,在全社会经济发展意识不强、发展手段不多、发展主体缺乏的情况下,政府集中精力发展经济,集中精力做大GDP,为之去招商引资,去争取项目,是必须做的工作。这也是对社会、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市场主体的发育与壮大,政府如果还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搞经济建设,直接参与微观经济运行,就会产生与民争利的现象,就会“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这时,就要求政府把主要精力用到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上去,把主要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尤其是重点做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这并不是说政府就完全不关注经济发展,只是不要再去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不要代替企业决策招商引资上项目,而是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
只有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才能有效化解政府自身建设的一些理论困惑与实践难点。这些年经常有人在政府自身建设的理论问题上发生争论。像有的同志认为现在政府规模太大了,政府管得太多了。理想的政府应该是迷你型的“小政府”,无所作为的“守夜人”。言之凿凿的理论确实让人左右为难。其实,离开政府职能的转变,抽象讨论政府规模的大与小,政府能力的强与弱,政府有为还是无为等等是没有意义的。
比如,这次改革增设国家能源局,将环保总局提升为环境保护部的举措就表明,我们机构设置还有很多缺位,还有很多事情应该做却因为没有机构设置而被搁置。再比如,从政府能力看,好像政府越来越强势了,但通过这些年宏观调控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如果没有一个“强势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导向和制度安排,恐怕经济很难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
只有切实转变了政府职能,才能真正建设一个人民满意的政府。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提倡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但实事求是讲,建设的成效与我们的预期和目标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与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也有一定的差距。这并不是政府工作人员不积极、不努力,而是政府职能定位的不科学所致。
当政府的绩效评估体系是以经济增长为指挥棒,不惜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乃至牺牲生命换取带血的GDP的时候,当城市政府是以地价房价不断攀升为荣,全然不顾本地居民买不起住房的时候,当群众产生了“政府管了好多不该管的事,政府又不去管政府应该管的事”的感觉的时候,怎能指望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投满意票?而转变政府职能为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提供了保障。
对于一个人民满意的政府来说,就是政府该管的事情必须真正管好,不能出现“管理真空”,不能因为要求“不妄为”就情绪逆反而“不作为”;政府不该管的事情,坚决不去管,不能因为有利益就去与民争利。值得指出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已成为政府的工作重点。当政府把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满足了,在城乡范围内、在全体群众中逐步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一个人民满意的政府自然会出现在人民群众面前。
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在某种意义上讲,相当于政府自身的一场革命,革根植于政府工作人员头脑中不合时宜的思维观念的命;革依附于政府工作人员身上多少年来习惯了的行为模式的命;革虽是不自觉形成但已经让政府工作人员不当受惠的利益格局与利益框架的命。这就势必会有阻力,有障碍乃至有交锋。要化解这些矛盾,除了靠提高认识,提高觉悟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法律保障。我们要通过法律的建设,让政府不能发生“错位”———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缺位”———有什么不想干的就不去干;更不能“越位”———为部门利益和官员利益所驱使。这就是为什么服务型政府、人民满意的政府同时也是法治政府的原因所在。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2 18: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半月谈》2008年第7期 【半月评论】   新时期领导干部要有新作风
在3月18日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温家宝总理坦言:“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难在哪儿?难在国际、国内不可测的因素增多,难在物价上涨过快、通胀压力增大,难在如何在经济发展和抑制通胀之间寻找平衡点……面对经济运行中的多重困难和突出矛盾,中央近一个时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政策、措施更加灵活、有效。尤其针对南方冰冻灾害和华北、东北干旱对当前春耕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及时出台了一项项惠农政策,无疑会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业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因素。中央的各项精神、任务、要求已十分明确,关键是如何将之落到实处,充分体现在老百姓身上。这就需要广大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抓好落实、务求实效。
我们欣喜地看到,去年底今年初,国务院所属部门领导纷纷深入基层调研,就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尤其是一些新任部长,上任伊始就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有的部长两个月内下基层调研考察达5次之多。领导干部走到基层,深入群众,摸实情,听意见,这是可喜的新气象、新作风。
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作风离时代要求和群众愿望还有不小差距。诸如有的对中央精神不甚了了,对基层情况懵然不知,习惯于夸夸其谈,做表面文章;有的热衷于沽名钓誉、哗众取宠,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不关心群众疾苦,甚至作威作福、欺压百姓;有的工作作风漂浮,不愿真抓实干,满足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有的甚至以权谋私,贪图享乐,吃喝玩乐,骄奢淫逸;等等。这些不正之风,已经严重阻碍了党和人民事业的继续发展,必须加以除之。
根据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良好的作风,开创工作新局面,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每个领导干部应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期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将中央的精神与当前当地的工作实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总揽全局,统筹协调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加强调查研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防止乱决策、瞎指挥。
第二,树立积极进取的良好学风,并且学以致用。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新知识不断增长,领导干部如果不加强学习,固步自封,思想没有源头活水,必需的专业知识不能增长,其执政能力和水平就不能提高。发展的时代需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经验、新知识,并转化为行动力,才能不断提高执政能力,促进事业的发展。
第三,树立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良好工作作风。领导干部不仅要当运筹帷幄的指挥者,还要当身先士卒的实干家。新时期改革发展建设任务繁重,尤其是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控制物价上涨,要破解一系列民生难题,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要促进社会和谐,等等。这些工作中央有明确的要求和部署,领导干部必须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不能让既定目标只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而要扎扎实实地落到实际工作中。
第四,树立民主、亲民的领导作风。领导干部是决策者,要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就必须虚心听取下属和群众意见,尤其是不同意见,刚愎自用、妄自尊大,只会祸害工作。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领导干部的领导权是人民赋予的,所以必须亲民、爱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只有这样才能凝聚人心,带领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第五,树立艰苦朴素、情趣健康的生活作风。一个人的生活作风是其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反映,生活作风与其他作风密切相关。从某种程度上说,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已不是个人的私事。领导干部是社会的骨干力量,是现代化建设的领头人,领导干部的行为举止在社会上具有示范带头作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这16个字,应成为我们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的行为准则。
总之,领导干部的作风不仅关系到干部自身的形象,还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良好的作风,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才能营造和谐的干群关系,形成共建和谐的强大力量;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各项工作,完成目标任务。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2 18: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半月谈》2008年第8期 【半月评论】国际农产品价格涨幅不一农民该怎么种粮
最近,美国农业部公布了美国主要农作物2008年度意向种植面积调查报告。由于玉米去年以来价格涨幅远小于大豆、小麦等,意向种植面积比去年大幅度下降了8%,相反,大豆则增长18%,小麦增长6%。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一部分农产品与国际市场关联度很大。相比而言,美国农业生产者能够敏捷地根据市场信号调整种养结构,我国农民则转身步伐较慢,不善于“见风使舵”,因此在农业竞争中往往吃亏,
难以从中分享合理利润。
按照市场需求种粮,这为农民朋友提出了新的要求。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提供的信息,2007年,我国粮食主产区东北三省有15%左右的种粮农民参照大豆、玉米期货价格种地卖粮。但是这种类型的农民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农民不要说国际信息,就是本省、本县的市场信息,因物质条件与文化素质所限,也很难得到。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全球联系愈益密切的今天,作为市场的主体、作为新时代的农民,如果继续延续昔日的“只低头种地,不抬头看天”的习惯,继续奉行等、靠、要等观念,不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就会遭受更大的冲击与损失。有人会说,市场信息瞬息万变,普通老百姓怎能弄得懂?实际上,世上无难事,只怕肯攀登。东北一些农民能根据期货市场的变化来种地,说明我们的潜力很大,我们千万不要低估自己的智慧。现在,很多农村都开通了网络,经过简单培训,上网搜集一些农产品市场变化的信息已非难事。如果再加上自己的学习和政府的培训,按照市场需求这个“指南针”来调整种植结构,结果肯定要比盲目种田好得多。因此,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帮助他们按照市场导向发展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当然,农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一项承受着自然灾害与市场双重风险的弱质产业。从世界范围看,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扶持。要提高中国农业“见风使舵”的能力,在中国的现阶段,既要靠农民自身,靠合作社与协会,也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引导。
美国农业生产者今年对种大豆、小麦“感冒”,是因为去年下半年以来,期货市场这两项产品的价格不断上涨。期货具有规避风险与发现价格的功能,是农产品市场变化的“风向标”,对改变中国农民“去年什么涨今年种什么”的传统习惯为“未来什么涨种什么”将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已初步形成了小麦、大豆等大宗农产品期货交易体系,让农民得了实惠,但生猪等大宗农产品的期货交易还未正式推出,不利于避免生猪市场大起大落。因此,加速健全农产品期货市场刻不容缓。
即使知道种什么、养什么赚钱,一些农民还是顾虑重重。见了“风”不敢使“舵”,是怕风险太大容易翻船。例如生猪养殖,前年价格大跌,去年大涨,但是很多农民不敢养,担心价格跌,担心猪瘟,担心饲料涨得没边,忙乎一场后大亏。我国政府从2004年开始向农民发放多种种粮补贴,今年更是大幅度提高,而且坚持出台粮食收购最低价,对化解农民的种粮风险、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功不可没。然而,这和欧美国家政府运用财政手段强力培育发达的农业保险相对照,还有很大差距。
提高农民“见风使舵”的能力,仅仅靠他们自身是不够的。今年南方发生冰冻灾害,交通堵塞,贩运户没法进出,导致湘西农民近来调整结构、大栽特栽的椪柑大面积滞销。尽管当地政府在找市场方面想了很多办法,但相当多的椪柑无法采摘,眼看着烂在地里,农民损失惨重。湘西农民的痛楚,实际上是当地椪柑加工能力弱、产业链短酿成的苦果,也是我国农业产业化不强的一个缩影。
欧美有发达的农业产业化体系,表面上是美国农场主调整种植品种,实际上是为他们提供合作服务的产前信息搜集、产中生产服务、产后加工与销售等环节都在呼应调整,从而提供了强有力支持。近年来国内各地也组建了不少协会与合作社,还有不少龙头企业也起带动作用,但与农民利益风险结合紧密、规模很大、产业能力带动强的还不多。单个农民或农业企业的竞争力,在国际化竞争中往往难堪一击。加强对各种农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带动培育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是政府该做的事。
细细品味,中国农民调整种养结构的能力较差,实际上折射出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解决这个问题也非一朝一夕,也不能拔苗助长,既要靠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也要各级政府多方面采取对策,一步一步化解。期待并相信终有一天,中国农民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者一样,在农业竞争的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2 18: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半月谈》2008年第9期  从“圣火”传递看爱国精神新内涵
承载着和平、友谊、进步精神的奥运“《半月谈》2008年第9期圣火”在海外传递期间,遭到少数“zd”分子和一些反华势力的干扰。为了保护奥运火炬顺利传递,为了战胜谎言与偏见,为了维护祖国统一、捍卫民族尊严,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生与全体中国人民一道,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并诠释了新时期爱国精神的新内涵。
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一张张真诚激动的脸庞、一阵阵雄壮震撼的国歌声、一场场盛大的集会向全世界宣示,无论走到哪里,华夏儿女们身上永远流淌着祖国母亲的血脉。
爱国是中华儿女的神圣义务,也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最起码的品德,它表达的是对于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有如儿子对于母亲的那种发自心灵深处的热爱和依恋之情。如今,这种强烈的感情喷涌而出,并赋予了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新的内涵,新的活力。
———爱国主义不再是弱者的抗争,而是一个站立起来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宣示。
翻开中国近代史,经济落后、国力衰微,中国始终处于一种落后挨打的屈辱地位。这使得中国人的爱国主义始终是一种以弱抗强的态势。而今,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国力空前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面对一个欣欣向荣、和平发展的祖国,中国人民和全球华人充满了自豪和骄傲。因此,当“zd”分子和西方反华势力利用奥运“圣火”传递之机侮蔑中国时,就从根本上伤害了中华儿女的感情,进而引发了一波波强大的爱国浪潮。
正如一位在伦敦亲历圣火传递的中国留学生的表述:“我们挥舞着国旗,内心从未像今天一样骄傲;高唱着国歌,声音从未像今天一样响亮。想到这里,又想到温家宝总理讲的那句话‘你们在外面记挂着祖国,祖国也记挂着你们’,就觉得一切的一切都很值得。”
———爱国主义不只是一种激情,也是一种清醒的责任和理性。
经济全球化时代,爱国热情如何表达?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爱国主义如何更有力?热情与理性怎样结合对国家更有利?我们欣喜地看到,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生自发的爱国行动,是那么的睿智、那么的清醒、那么的理性和务实。他们的行动给人鼓舞、令人赞叹。
在护卫“圣火”、与“zd”分子抗争的过程中,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生并未诉诸暴力或卷入冲突,而是通过“旗海”和辩论等和平方式表达对北京奥运的支持,对干扰破坏行径的谴责。他们挥舞着奥运五环旗、五星红旗,这些旗帜不仅起到召集的作用,更代表世界和平。当圣火在旧金山传递时,华人华侨甚至专门租飞机挂横幅在旧金山上空盘旋。在巴黎共和国广场上,出生于1982年来自西安的留学生李洹以精彩演讲,回应某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的不实报道,让在场的中国留学生和华人为之欢呼,让法国人听得震惊和入神。既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表明我们的态度,又有理、有力、有节地表达愤怒,他们的爱国举动理性、成熟。
———爱国主义不单是民族自强的表征,更表现出中华民族开放的意识和坦荡的胸怀。
奥运“圣火”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传达和平友谊的光荣使者。奥运火炬在巴黎传递时,坐在轮椅上手持“祥云”火炬的金晶遭到了“zd”分子突如其来的袭击。孱弱的金晶不畏强暴,双手紧抱火炬,用她那瘦弱的身躯捍卫着奥运“圣火”。事实表明,如同金晶一样,全球华人捍卫“祥云”火炬的同时,也在捍卫其承载着人类和平、友谊、进步的奥运精神。
当一些情绪激动的网民呼吁抵制JLF、抵制外国货时,越来越多的民众强烈呼吁“不游行,不集会,非暴力,不给国家添乱”,这种理性爱国的主流,显示出中国人应有的胸襟。因为我们知道,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一个成熟的民族更需要开放、包容与自信。
在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民族尊严受到挑衅之时,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会无动于衷,都要表达自己的爱国。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2 18: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半月谈2008年第10期【半月评论】天灾无情人有情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这一刻,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
这一刻,以汶川为中心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栋栋房屋被夷为平地,一个个城镇村庄成为废墟,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这次大地震灾害,其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救灾难度之大都是历史上罕见的。
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吞没了数以万计的生命,毁坏了无数家园。但是,它摧不垮中华民族凝聚不屈的力量与勇气,摧不垮中国人民不畏艰险战胜灾难的斗志与精神。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立即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国务院迅速成立了以总理温家宝为总指挥的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并设立由有关部门、军队、武警部队和地方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救援组、预报监测组、医疗卫生组、生活安置组、基础设施组、生产恢复组、治安组、宣传组等8个抗震救灾工作组,其后又根据新情况成立了水利组。
地震发生后不到5小时,温家宝总理就抵达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当天晚上,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号召大家“紧急行动起来,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国家有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抗震救灾工作迅速在灾区展开,近两万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当天到达灾区开展救援,多支专业救援队和医疗队也同时赶到了灾区。
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抢险救灾的重大决策,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全国各方的救援力量奔赴第一线,在最短的时间内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展开了。这表明,我国自施行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后,快速应对突发灾难的机制和能力空前加强。
灾难始料不及,救援刻不容缓。快速反应,紧急部署,为生命大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全世界都感叹中国政府在这次地震中的应对速度。是的,坚持以人为本的中国政府和人民,与死神抗争,战胜灾难,只有争分夺秒,才能创造更多生命奇迹。
大地震发生后的40小时内,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深入抗震救灾第一线,出现在灾区群众和救援队伍之中。从5月12日至16日,温家宝总理从都江堰到绵阳、德阳,从成都到北川、汶川,他在废墟和瓦砾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察看重灾区,指挥抗震救灾。16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赶往灾区,察看灾情,看望受灾群众,慰问救灾人员。胡锦涛在抗震救灾前线发出号召:“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密切的配合,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坚决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党和国家最高领导的身影是一种力量,它稳定了灾区群众的心,激励着救援队伍的斗志。
人民生命高于一切。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党,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始终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付出百倍的努力,决不轻言放弃。人性之光在灾区闪耀,全世界的人们为之动容。这是中国共**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
抗震救灾是一场生死时速的较量。地震发生后,灾区道路毁坏、通信毁坏、电力毁坏……许多灾区成了“孤岛”,阻拦了大批救援人员的去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以其气壮山河、任何困难都难不倒的英雄气概,攻坚克难,空降、机降、徒步、涉水,多路突进。200多名官兵冒着余震徒步强行军,以最快速度挺进与外界隔绝33小时的地震中心汶川;15名空军官兵写下遗书,冒着生命危险在灾区近5000米的高空实行伞降。正是他们不畏艰险,顽强奋战,一条条生命通道被打开,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从废墟中被营救出来。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从感天动地的举国驰援中,从爱心涌动的无私奉献中,我们看到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意志和民族精神,看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灾难使人悲痛,灾难也能激发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一位网友说得好:“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全世界华人都心系灾区。大家的心在一起跳动、泪在一同流淌。来自全国各地和社会各界的捐赠款物,其数字每天都在刷新。救灾还在进行,捐赠还在继续……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面前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我们坚信,有党中央沉着冷静、卓有成效的坚强领导,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顽强拼搏,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夺取这场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发表于 2008-10-22 19: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L :L 还不如整个下载版的呢。。。
发表于 2008-10-22 20: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大劲了 老杨
发表于 2008-11-26 1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08-11-26 19: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辛苦!! 好东西当然要顶了
发表于 2009-2-3 15: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你了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无图版|110BBS ( 豫ICP备2020034528号 )

GMT+8, 2024-5-15 17:51 , Processed in 0.22427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