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BB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卓美眼科专家帮你顺利入警
查看: 1306|回复: 3
收起左侧

[其他方面] 2010年河南政法干警招录《申论》备考指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8 14: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110BBS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10年河南政法干警招录《申论》备考指导


    《2010年政法干警招录考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确定,京佳教育第一时间公布考试招录信息,保证考生们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心理、身体以及文化素质的准备。

    《申论》科目是一门分数提高较快的科目,京佳名师下面就政法干警的申论科目如何有效备考,给广大考生提供一些建议,希望能助考生针对性高分备考。

    一、09年申论考情分析

    去年的政法干警申论考试各地命题形式五花八门,有的地方专科和本硕试卷完全相同,有的地方采取类似国考的形式,同一张试卷区分作答要求,少数地方完全分开出题。而我们河南的专科类和本硕类试卷,材料相同,作答要求不同。无论怎么样,以上出题形式是符合此次大纲规定的。


专科类:

1. 根据给定材料,谈谈制定《食品安全法》,需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要求: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字数300字(20分)

2. 根据给定材料,谈谈我国食品监督管理体系中存在着哪些问题。

要求: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字数400字(30分)

3. 根据给定材料,以“食品安全与社会和谐”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述有据,字数800-1000(50分)


本硕类:

1. 根据给定材料,谈谈《食品安全法》替代《食品卫生法》的必要性。

要求: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字数300字(20分)

2. 材料中说道“一些地方官员认为,对本地区管理过严,会影响本地税收与就业”。这种现象是否存在,请你说明原因并进行分析。

要求: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字数400字(30分)

3. 根据给定材料,以“食品安全与社会和谐”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述有据,字数1000-1200(50分)


    值得高兴的是,去年政法干警的申论考题,每一道均在京佳教育的公务员培训课程中讲过,许多学员都轻松的拿到了高分,通过了笔试。

    专科类试卷的形式相对传统,两道概括归纳题,一篇申论文。

    本硕类试卷引入了政策对比和观点分析题。这两类题目是目前中国申论辅导中的盲点,迄今没有发现系统讲解此类试题的任何教学素材。但是,在京佳教育的课堂上,姚汉诚老师对这两类题详细地讲过所有的出题可能、写作思路、套路甚至是具体模板,给参加辅导的考生送来福音。

    通过笔试的考生纷纷打来电话致谢,京佳教育感谢学员的信赖与认可,也会继续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做好我们的教育事业,不辜负社会和学员的期望。


    二、申论热点较为宏观,不过度求新

    从去年的考题来看,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食品安全危机发生在2008年,而河南政法干警就考察了食品安全问题,这说明河南政法干警申论热点追求宏观影响范畴较大的时间,是有深入挖掘的深度、有长期探讨价值的问题,类似问题还有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环保、经济、突发事件应对、网络舆情能力等核心热点问题,每年均会以不同程度、不同的事件出现在各地的公务员申论考试试卷中。

所以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应主抓近两年度内影响较大的社会热点问题,不应过度求新。


另外,许多考生很关心的是,考过的话题还会再考吗?这里需要明确的是,考过的话题有可能再考。就像食品安全问题,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这个点已被考了“多次”,但似乎仍有再被考察的可能性。我们看看历年各地申论真题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但考过的话题如何再度考察呢?命题者可能会作以下几种变化:


  (一)
从“新的角度”切入考察“旧话题”。

  这里我们首先要谈的是07年4月22日的重庆市的申论考题考的就是“食品安全问题”,但其切入的角度却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其并没有从“如何预防和治理食品安全问题”这一“传统的角度”切入,而是换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为什么食品安全问题总是在新闻媒体曝光后才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关注”,这里关键的论述点是“政府相对新闻媒体的‘滞后性’问题”。如果考生不看清楚题目,直接按照“传统角度”落笔成文的话,那就会造成“离题”,从而导致考试的低分。

  另外,我们再看一下近年来对“能源问题”的考察,早在2004年的时候,浙江省公务员申论考试就考察了“能源危机”问题,谈的是如何“节约”能源。到了200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考察的是“能源开发问题”,这次申论考试的话题就变成了如何“开发”能源。


  (二)考察不同的“微观话题”

  这里我们先举“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为例,这个话题在06年时是一个很热的话题,06年的北京市申论命题和06年的江苏省申论命题都是考察“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但这两个考试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重题”。两者是分别从不同的“微观话题”切入考察这个点:06年的北京市申论命题是从“当时国内的申遗热潮”这个角度看“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而06年的江苏省申论命题是“洋节日的传入对传统节日带来的冲击”这个角度看“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

  再比如说对“扶贫”问题的考察,2003年浙江省公务员申论考试考察的是“城镇贫困问题”,而2005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考察的是“农村扶贫问题”。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一个是“城镇”的问题,一个是“农村”的问题,两者考察的是不同的“微观话题”。

  所以,即使是同一个申论话题,考生们在备考的时候也要注意可能涉及的各种微观层面,全面复习备考。


  (三)
考查“变化了的旧话题”。

  这里就举“传销问题”为例,这个话题在90年代的时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热点问题,但在进入2000年后,这个九十年度的“旧话题”在2004年上半年的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的申论命题中被再次涉及。但这次考察的“传销问题”我们在九十年代所想象的“传销问题”,因为进入21世纪后,“传销问题”出现了重大的变化,那就是“主体的变化”。90年代的时候,“传销”主要是一些文化层次较低的失业人群所从事的工作,而进入21世纪后,却出现了“大学生参与传销”的现象,这样一来,问题就有了“质的变化”。这也是申论命题的“旧题新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旧话题”的“变化问题”,除了上述所说的“主体变化”,其实还有很多的变化,比如“内容上的变化”,如传销话题如果要再度被考察则有可能考近年来比较热的“招生传销”问题。因为以前人们心目中传销只是一种“买卖不合格或价格偏高产品的行为”,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招生”也可以作为一种“传销”,这就有可能出乎很多的意料了。

  另外,我们同样以“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为例,2006年的江苏省申论命题谈的是“洋节日”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而2007年四川省3月份举行的法院、检查院系统公开录用工作人员考试的《申论》试卷中引用的是《请星巴克从故宫里出去》这一事件,谈的是作为西方低俗文化代表的“星巴克”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里是一个质的改变。因为“洋节日”在西方是“高雅”的文化,而“星巴克”在西方是低俗文化的代表。实际上,我们可以发现,从“伤害”的程度上看,“星巴克”对传统文化的“杀伤力”远大于“洋节日”。

  当然,申论命题除了“旧题新作”,也有可能是完全的“旧题旧作”,比如05年的广州市申论命题考的是“听证制度”,而06年北京市申论考题又再次考到了“听证制度”。再比如07年4月22日的重庆市申论考题是考“为什么食品安全问题总是在新闻媒体曝光后才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关注”,而07年9月的湖北省申论考题却再次考察了几乎一样的话题。

    实际上由于命题者在命题的时候,必须同时体现“热点性”和“不可预测性”,近年来的热点就那么多,而每年国家和各个省市都要分别就申论考试命题,全国一年少说也有数十次的公务员考试,所以出现考察“同样热点话题”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建议考生在备考申论时除了要关注未考查过的热点话题以外,也要留意考过的申论命题中“旧题新作”的可能性,以作全面的复习备考。

    三、备考要点指津

    考生在准备申论的复习时,重中之重就要认清申论考试与高考作文、机关文书不同,考生在备考时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 注重公务员能力的培养

    申论考试考查的是作为一名公务员的各项能力,主要是综合分析能力、对社会的认知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与概括材料的能力、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与写作能力。这些能力能否得以提高,如何提高,是考生准备申论所面对的首要难题。专家提示考生应多读书,多读那些反映社会热点同时又包含公共管理思想和政治精神的文章。


    2. 关注社会热点

    申论考试考的就是热点,因此考生应该关注热点。首先,看《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其次,看政府文件和领导讲话稿。这些材料可以给考生提供一种参考和启示:政府要解决一个问题,会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要注意,只看政府文件是不够的,还要找一些政府领导人的讲话稿,因为政府文件只告诉你怎么做,政府领导人的讲话稿则会进行论证。再次,广大考生可以到人民网和新华网等政府官方网站看一些时政热点。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获得对社会热点的整体认知,另一方面可以记住一些好的词语、句子,并在申论写作的时候灵活运用。


    3. 大量练笔

    一般考生容易犯的错误是看的多写的少,重视热点但不重视练笔,重视观点而不重视文字表达。练笔时可以利用往年试题中题目进行练笔,写好后按照申论理论自行修改多遍,也可以找老师批阅。在修改过程中,消化申论理论,提高写作水平,形成自己的写作套路和写作风格。在考试过程中,把平时的积累发挥出来,就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最后,专家建议考生要注意备考节奏,在大量练习的同时,也要讲究备考的方法,祝考生考试顺利!

发表于 2010-6-18 16: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有行测呢?怎么提高呢?
站长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494920
关注招警、公务员考试最新考试信息考试动向从关注站长微博起步
点击举报违法不良信息,奖励论坛积金币www.110bbs.com
为响应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110BBS特别推出举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专帖。
发表于 2010-6-18 17: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7-5 19: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出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无图版|110BBS ( 豫ICP备2020034528号 )

GMT+8, 2024-6-15 06:17 , Processed in 3.13228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